師徒倆帶著隨從,打算在街上走走。
順州與燕州、涿州相似,都是宋遼混居的城市,因為與燕州之間局勢緊張的緣故,城中的商業活動也受到影響,但總體而言,倒還安穩。
遼人所開設的商鋪售賣的多是北地運來的皮毛,高檔一些的商品有契丹的手工藝人制作的一些首飾、藝術品,也有一些遼國的傳統吃食,一些宋人叫不出名字的干果制品,以及風干腌制的肉類。
司空知道他們身后是有人跟著的,而且像這樣的走街串巷其實打聽不出什么有用的情報。最大的收獲,也不過就是熟悉一下順州的地形。
他也樂意像個普通游客一樣,做出一副單純的觀光的姿態來。遇到漢人開的店鋪,或者與樂器相關的店鋪,還會跟人家多聊幾句,打聽打聽順州城的情況,也多是“哪里有好吃的”,“哪里的東西價格公道”這一類的問題。
司空年輕,長得也漂亮,嘴巴甜起來的時候,一般上歲數的人都招架不住他。因此一圈逛下來,倒把順州城的地形摸了個七七八八。
遺憾的是,這一路上始終沒有什么人主動跟他接觸。
劉長英安排的教習轉天一早就走馬上任了。
這人自稱姓賀,比劉長英年長幾歲,名叫賀年佑,聽上去是一個完全漢化的名字。人長得白白凈凈,身形微胖,是個外表非常溫和的人。
他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講遼國的宮廷禮儀,也講一些他們自己的風俗,生活方面的小忌諱等等。
這個過程中,他也穿插的講遼國的歷史、地理知識。不過這一部分的功課,其他人就表現得沒那么有興致了。
司空對這些知識還是很感興趣的。這年頭,地圖不是那么普及的東西,尤其還是敵人一方的地圖。很多地名,只有落實了具體的方位,司空才能勉強將它與后世的地名對應上,進而聯想到它的地理優勢,或者物產一類的信息。
但這個話題,賀年佑也不會對宋人展開來講。
他又不傻。
他講的最多的,就是他們的中京大定府,因為燕州戰事,遼道宗最近幾年停留時間最長的都城就是中京。
中京的位置,就是司空記憶中后世的內蒙古寧城縣。它是遼國最大的陪都,自古以來就是遼河上游、燕山以北的少數民族雜居地帶,從地理位置上講,說它是遼國的咽喉也不為過。
當賀年佑用一種崇敬的語氣講起中京那座久負盛名的大明塔的時候,司空注意到他身后的一個書童模樣的半大孩子悄悄的沖著他眨了眨眼。
司空,“”
司空的精神一下亢奮了起來。但他再看過去的時候,這個半大孩子已經垂下眼眸,一副鵪鶉的模樣了。
就好像剛才的那兩下暗示性的眨眼,都只是司空的幻覺。
賀年佑開班授課的同時,劉長史也忙著做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親自出馬,帶著兩個精通漢語的主薄來驗收他們要表演的節目,將這些內容編撰成冊,并注明了表演的內容、特色,以及表演者的資料。
說白了,就是編寫一份詳細的節目清單。
李騫和司空的節目驗收起來最簡單。
兩個人各自將拿手的曲目彈奏一遍,又講了講樂曲所表達的情境,以及樂曲的來歷、創作者的一些小典故,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