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少也出一點是情愿的,怎么能一點不出呢”
“這稅本就少了,官府還出兵,哪來的錢啊我們都出一點吧。這都是為了長遠如果官府支持不下去了,難道我們還要回到從前的老日子里嗎”
“那可不行那幫老吏目還不得把咱們骨頭縫都榨出油來了。”
剛才還對謝六姐爭奪龍氣這樣的迷信故事津津樂道的漢子們,忽然間又很懂得事理了,圍著金主任紛紛地說了起來,而這個道理是很能被大家認可的,那就是在買活軍治下,雖然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規矩,但他們是可以吃得飽飯、存得下糧的,那么買活軍就要比外頭的官府好得多得多了。他們愿意為了支持這樣的官府而獻上自己家的一部分存糧。
“真不用”金主任沒有辦法,只能抬高了語調,她有些啼笑皆非地說,“你們覺得交得少了,那是因為沒了地租,官府得的是一點不少,我們買活軍缺什么不缺錢,不缺糧食,你們啊,把心放肚子里,好好的養牛、種地,比什么都強。你們的牛生了小牛,你們上交的糧食,那都是有大用的”
“有什么大用”人們便不由得好奇了起來,“這土豆收成了,馬上就要運到前線去做軍糧”
“不是,是我們收服了雞籠島,雞籠島上的地那可是好得很,若有牛,兩三年就是好地,你們的小牛可以賣去雞籠島至于上繳的糧食,可以接濟泉州那里的災民,泉州那里今年一滴雨沒有下,這土豆的吃口雖然沒有米飯好,但災民們有得吃就不錯了,還管那么多呢”
一聽說土豆原來還有這個用處,大家的興頭倒是都起來了,并且對從未去過的泉州有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糧食是本來就要交的,但得知自己上交的糧食原來是去賑濟了泉州的災民,大家就覺得這糧食交得也很樂意,而且對泉州的老鄉有了一種關切,仿佛彼此間產生了什么聯系。
“哦可惜了早知道如此,其實應該冬天打泉州,打下來之后,立刻改種土豆,倒也不至于顆粒無收。”
“真不收軍糧嗎我們愿意捐獻一些。”還有人糾纏著金主任獻媚,“獻軍糧可加政審分不能”
“真不收。”金主任反復地回答著,“看顧好你們的牛,多配種,多生小牛,倒是或許能加分的,泉州那些災民都要被接到雞籠島去種地,他們很需要牛。”
很快,午后這段最熱的時間也過了,大家趕忙去河邊輪班車水,灌溉僅存的一些稻田,又還要擔水去澆玉米,土豆倒是快收成了,每畝的用水量不算太大,人工可以顧得過來。金主任在田間走來走去,時不時撩開玉米葉觀察玉米的長勢,她帶來的技術員也非常上心,滿田里躥來躥去,若是看到了什么不合意的地方,那是要把人叫過來數落的。
按災年來說,今年根本就不算是辛苦的,往年若旱,那是真的內外交煎,嘴角一連串的大燎泡,每天沒日沒夜地只是盤算著莊稼要用的那些水,今年么,下午把田澆一澆,到向晚時分也就回家了,家里飯已經做好了,大兒媳婦挺著大肚子,端了三碗稠稠的粥進來,老婆子跟在后頭,端了一盤切開的咸鴨蛋,一盤炒雪里紅,又洗了三根黃瓜,一人一根,大家坐下來吃飯朱家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忙過了春耕就都進吳興縣去找活做了,要到收土豆的時候才回來。大兒媳婦這是快生了,便索性在家養胎。
“算著也該給他們寫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