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龍哈哈一笑,“一聽就是跟你阿松嫂子學的口氣。”
雖然船廠就在新泉縣邊上不遠,若水泥路修好,不過是多半個時辰的路,但到底來回不便,鄭天龍一家平時住在船廠這里,只有學校放假時,阿松才會帶著兒子、侍女回新泉縣玩耍。二人要去吃晚飯,也沒有別處去,船廠外并沒有營業到太晚的飯攤,若不想麻煩阿松,便只能在船廠食堂請大師傅開個小灶。
大師傅是鄭家老人,本就住在廠里,一聽傳喚,頓時欣然而出,炒了一盤肥大的花甲,略放了一點辣椒鄭天龍因為談判時的一場誤會,視不能吃辣為奇恥大辱,一直在鍛煉自己吃辣,已經可以放少許辣椒醬了,至于東瀛青椒,更是不在話下。
又蒸了幾個螃蟹,這都是養在池子里,預備明日給造船廠員工做的菜里挪一些出來的,造船廠的伙食,的確是沒的說,因為在海邊的緣故,海鮮的確是不缺的,鄭天龍一邊掰螃蟹,一邊說道,“買活軍要在新榕縣那邊興建一個海鮮養殖場,此事你可知道還要來這里養海帶。”
“有聽說,聽說連對蝦也能養,不知真假接下來開荒的土地,又要種蔗糖,我看四五年內,島上怕不是要住個百萬人了。土人只怕都要被趕到山那頭去住了。”
雞籠島上有一點是最好的,那便是有一條縱貫山脈,能夠擋住夏季的臺風,很顯然,若要發展農業,山脈西側是更好的區域。本地的土人數量不多,而且不善農業,要么在山脈中采集捕獵為生,要么在山脈東側從事漁業,之前荷蘭人、十八芝在島上時,他們多數是避而不見,很少和外來人沖突。
買活軍來了以后,大肆開荒,土人更是都逃到山脈西側去了,少數膽大的,肯靠近買活軍的,買活軍也不欺負他們,而是讓他們中會說一些漢話的人來當老師總之還是上課,買活軍實在是太喜歡上課了,連土人都教
而且,說起來,大家都是謝六姐的活死人,都是奴隸鄭地虎和土人,在買活軍眼里似乎也沒什么分別。想到這一點,鄭地虎便覺得嘴里的甜米汁都有些沒味了,見四下無人,便將今日和于大郎的一番討論復述給大哥聽,他記憶力倒是很好,口說手比,幾乎是全背誦了下來。
又有些憤憤地道,“這也太沒道理了,大哥,世上人本就分三六九等,這是一句大家都是六姐的奴才能抹殺的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是說人人都能當王侯將相,又不是說世上哪個人的地位都沒區別。若真是如此,那還拼什么不如回老家做個富家翁去”
鄭天龍先聽于大郎的分析,倒是頗為動容,邊聽邊點頭,似乎大有認同的意思,但聽了弟弟這一番說話,不由也是哈哈一笑,道,“二弟,說什么糊涂話這又不是什么離奇的話,我們都是上帝的牧民,兄弟姐妹之間,本就沒有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