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地議論一番,又去看六姐的批注,叫拿著書的人讀出來,那人面色有些古怪,猶豫再,才讀道,“純純有病這個不是我自己加的啊六姐就是這么寫的”
“啊”
“這”
“”
倘若是那種文縐縐又千篇一律的贊頌,大家倒也不詫異了,因為所有類似的批注故事,批注大抵都是如此無聊的,哪怕就是馮老龍出的話本子,最后的點評也有點矯揉造作的感覺,這會兒突然來了個有病,搞的大家都有點踏空了的感覺,前面還加了純純兩個字,這就更難理解了,有人便道,“啊這這別不是印錯了吧還是說這二十四孝圖的作者叫純純”
這個大家都答不上來了,那人又讀下去道,“以邏輯來說,這是虐待兒童與謀殺未遂,該故事作為孝道故事傳揚屬于作者腦子不清楚,未能明白原作者的深意,繼母在不充足預算購買活魚的前提下,要求食用活魚,有誘導兒童處于危險之中的強烈嫌疑。兒童不論是前往河流自行捕魚還是在無錢的情況下前往市場偷竊,都將使自己身處危險環境。這故事流傳的目的如果是渲染并攻擊繼母的不慈,使其在家中惴惴難安不敢鬧事還情有可原,用來宣揚王祥的孝順屬于純純有病行為。”
“啊這”
純純有病,再出現一次之后,其意思大家大概是理解了,不至于在書里去找純純這個人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拗口的表達,大家也能勉強明白六姐的意思,但這份批注依然讓大家全都陷入了沉默,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就連朗誦者都有點發虛,清了清嗓子讀道,“初編者將這個故事納入二十四孝,存在歪曲故事原義的嫌疑。本故事對活死人的啟發意義應當在于一點孩子有權利勇于對父母的不合理要求說不。你說要吃魚,我還想要個慈愛的母親呢,咱們誰也不能如意,這不是滿公平啊”
“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非常的不對味了雖然他們也未必就對臥冰求鯉的故事多么的推崇,真要細說的話,也覺得王祥為繼母這樣做實在不值得,這要不是感動了上蒼,寒冬臘月的,小孩臥在冰上這不是找死嗎但但,怎么說呢孝這個事,在這幫北面百姓的生活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了,哪怕有些圍繞它的產物不是那么合理,但看到一國的軍主,這樣肆意且公然地攻擊著孝順之道,還是讓他們感到非常的陌生和不適。好像生活中天經地義的道理被顛覆了一樣,什么叫做孩子有權利對父母的不合理要求說不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孩子倘若還能駁回父母的意,那么費力巴哈地生孩子養孩子,為他們操勞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