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水東引。
親隨帶著狀子直接進宮。
陳御史拿到狀子后,轉呈至御前。
皇帝正在看官員們評選出來的文章,看到狀子,皺眉,問總管太監“謝嘉瑯是不是那個缺考的第九名”
總管太監消息靈通,而且收了張鴻的好處,心里門清,答道“陛下,正是他,他錯過殿試,幾位大人都說可惜呢。”
皇帝看完狀子,臉色沉了下來。
這時,太監進來傳話,道“陛下,寧安長公主求見。”
皇帝放下狀子,笑了一下“她的消息倒是快,朕剛看完狀子,她就趕過來了,難怪謝嘉瑯被逼到要敲響登聞鼓。倒是朕,耳目閉塞啊。”
總管太監眼觀鼻,鼻觀心,一聲不吭。
皇帝道“讓她進來吧。”
寧安長公主哭哭啼啼地進殿,跪地叩首,姿態恭敬柔順,“皇上,臣妹教子無方,請皇上責罰。”
皇帝淡淡地道“碩宗又怎么了”
長公主拿帕子拭淚,先道楊碩宗是楊家獨苗,自己如何寵愛,把他慣壞了,接著道楊碩宗貪玩放縱,不懂人情世故,在地方時惹了點小事,京中幾個貢士不依不饒,四處抹黑楊碩宗的名聲,她身為人母,一時氣不過,要把那幾個貢士叫到跟前問話,誰知親兵下手不當心,把人打傷了。
“皇上,臣妹自知此次罪不可恕,有損宗室清名,求皇上重罰,臣妹絕無怨言”
長公主淚如雨下,跪地道。
皇帝面無表情“行了,朕知道了。”
長公主心里一喜,繼而暗暗咬牙,這次事情不能鬧大,她先認了罪,等事情平息,她一定要讓那個愣頭青嘗嘗她的手段
她告退出去。
皇帝提筆寫批復,剛寫一半,陳御史領著一個小吏求見“皇上,謝嘉瑯狀告長公主之事,牽涉甚廣。”
“喔還牽涉到誰了”
陳御史示意小吏上前回話。
小吏跪地道“皇上,京中落第貢士此刻全都聚集在貢院外,要為謝嘉瑯和文宇討一個說法,要求朝中官員為貢士聲張,他們說宣平侯世子在地方欺壓百姓,長公主在京中故意毀壞謝嘉瑯的號牌,阻止他參加殿試”
他不敢接著往下說了。
皇帝停筆,道“還說什么了你如實說來,朕恕你無罪。”
小吏哆嗦了兩下。
他們還把平時的怨氣都撒了出來,辱罵宗室胡作非為,那些話他不敢復述。
陳御史道“皇上,長公主欺壓貢士的事已經在京中散播開,眼下貢士都還未離京,他們群情激奮,全都聚在貢院外,百姓也都趕了過來皇上,京中民意沸騰啊”
皇帝皺眉。
民意沸騰還可以引導,罰長公主禁閉就可以安撫人心,引發貢士集體告狀,那就不是什么小事了。
皇帝吩咐總管太監“你過去看看。”
總管太監應是,出宮直奔貢院。
此刻,貢院外人頭攢動。
因為貢院是貢士們考試的地方,代表他們取得的功名,所以他們不約而同選擇聚集到這里。
起初只有謝嘉瑯和文宇認識的一些同鄉朋友,后來趕過來聲援他們的人越來越多。加上謝蟬和張鴻的運作,其他士子、年輕學生、看不慣長公主的百姓、游手好閑的三教九流和圍觀看熱鬧的人一波接一波涌過來,整條長街都擠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