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跟兩個小伙伴在公交站分開,不是一路線。
上車刷卡,景年跟公交司機打了聲招呼,司機笑著沖他點點頭。
他每天坐這個車上下學,司機跟他已經認識了,不光是景年,他們村還有別的村其他在縣城上學的孩子,公交司機都認得。
有時候在某個學校門口的公交站沒看到孩子,還會稍微等一會兒,擔心錯過了晚班公交,得想別的辦法回家。
車上還有位置,景年找了個空位坐下,公交司機跟他搭話“你們清水村這條線路,要加班次了,以后你們上下學啊,就更方便了。”
景年一聽,頓時心生歡喜,司機叔叔說得對,確實方便了。
有時候下午學校有活動,提前安排過的還好,他會跟舅舅說,舅舅下午來接他,或者叫人來接他。
如果是突然有活動,他沒辦法趕上晚班公交,只能打電話給家里,讓家里人來接。
也有的時候,學校提前放學,比如周五下午,有時候大掃除或者其他的,只上一節課,下課之后,景年只能找先找地方待著。
去圖書館或者沒什么人的快餐店、甜品店,點點兒吃的喝的,先寫作業。
現在終于加班次了,雖然還不清楚時間,但肯定比現在強。
司機叔叔聊行很濃,自顧自跟景年說“你們村現在是真火啊,我還拉了好些外省的,專門去你們村耍。”
其他客人聽見司機叔叔的話,有忍不住插話進來的
“是說清水村吧”
“那肯定,咱們縣除了清水村,還有哪個村有這個名氣。”
“聽說xx鎮下面那個清泉村,也在搞農家樂,廣場那邊還有他們村廣告牌嘞。”
“我也看到過,有人去過沒我覺得清水村人太多了,清泉村好玩不好玩兒放假的時候帶我兒子去。”
“沒去過,看起來沒啥意思。”
“我同事小姑子去過,說是不好玩,孩子哭著鬧著要回去。”
“那不如去清水村,清水村全家老少都適宜。”
“我去過清水村,人是多了點兒,但真挺好玩,他們村的空氣,還有那山啊水啊,還有吃的,真是不一般。”
“不都是一個縣的,還能遠到哪去,咱們縣城的空氣也不差。”
“一聽你這話就知道沒去過,自己去一回就知道了。”
“你不會是清水村的人吧幫自己村打廣告。”
“空氣和山泉水不收錢,你自己去比較比較唄。”
景年這個真正的清水村人,安靜地保持沉默,聽著車里大爺大媽叔叔阿姨們聊天爭論。
從小到大,類似的話他聽得太多了。
清水村是終點站,路上其他乘客都陸陸續續下車了,只剩下景年和同村的兩個孩子。
公交車減震效果一般,但路上沒怎么顛簸,他們清水村火了之后,路又重新修過,曾經的單車道變成了現在的雙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