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嫂那邊馬上就要開小賣部,丫丫也該上小學了。我就說,不讓她跟我一起賣烤魚片了,專心搞家屬院那邊的生意,順帶著抓一下丫丫的學習。”
說起孫女的教育問題,苗玉蘭也想嘆氣。
丫丫和雙胞胎同歲,還比他們大了半個月。
但是外孫們如今已經能寫會算了,小小年紀就在電臺講過故事,馬上還要參加外國話的比賽。
而丫丫還在村里跟著一幫孩子玩泥巴呢。
雖說孩子的教育問題,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關,但也要父母肯花時間精力才行。
老大常年在海上漂著,沒時間管孩子,這個擔子就落在了兒媳婦和他們兩個老人身上。
只不過,她這兩年帶著兒媳婦悶頭賺錢,沒怎么操心過小孩的教育問題。
村里其他人家怎么養孩子,他們就怎么養。
直到發現小閨女經常喊侄子侄女去她那邊跟雙胞胎一起認字、寫字、聽英語磁帶,她才反應過來,他們恐怕是把丫丫耽誤了。
“不讓大嫂幫忙,你自己一個人能忙得過來么”宋恂問。
“我已經想好了,開年以后就在村里招幾個干活利索的婦女一起干。我給她們開工資”苗玉蘭笑道,“我這邊的風聲剛一放出去,田嬸和隔壁的一嬸,就跑來說想給我幫忙呢。切魚片有機器,她們只負責加工,我每個月給她們開十五塊的工資就行。”
每月十五塊在農村就是很高的工資了。
苗玉蘭向外瞅了瞅,然后回過頭小聲對女婿說“讓你大嫂去開小賣部真挺好的。原來我倆一起干的時候,我每個月得給她開八十塊的工資,賣得好還得給她提成。這小半年基本上每月都得給她一百塊。這回好了,她去開小賣部,我能用省下來的工資,請六七個人來幫忙”
宋恂失笑“我大嫂舍得放棄這么高的工資,去開小賣部,也挺難得的。”
“賣魚片賺的是辛苦錢,還是守著小賣部輕松干凈,還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
老大媳婦這兩年賺了不少錢,她還算拎得清,知道孩子的學習耽誤不得。
兩人將所有素丸子炸好,苗玉蘭又開始和面,準備蒸餑餑。
“我聽小毛說,你大嫂那個小賣部還得辦個體戶執照”
宋恂點點頭“嗯,硯北港那邊的工商稅務管得比較嚴,附近的個體經營都需要登記。”
“小宋,你說我也去辦一張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咋樣”
“如果沒人來催你辦執照,就不用著急。”宋恂提醒道,“辦了執照就要交工商稅了,跟現在的農村家庭副業是兩碼事。”
他丈母娘的生意擺在大集上,農村大集不強制農民辦個體戶執照,每次交三毛錢攤位費就行了。
“交稅就交稅嘛,”苗玉蘭樂呵呵地說,“到時候我就是咱們隊里第一個交稅的人了這可不是啥人都能交稅的多光榮”
就像她在集市上擺攤的時候,碰到過不少人跟紅袖箍打游擊,逃避交攤位費。
而她卻從來不逃票,每次都交得可積極了,小票攢了一匣子。
紅袖箍都說,苗同志最守規矩
“我想去辦執照也是想解決一樁麻煩事。”苗玉蘭小聲說,“咱們隊里現在用的還是剛通電那會兒安裝的集體電表。各家用電是按電燈泡的數量均攤電費的。”
“那跟辦個體戶執照有什么關系”
“咋沒關系呢我的那臺魚片斜切機是用電的,而且耗電量還不小,”苗玉蘭更小聲地透露,“我怕它耗電太多,平時都不怎么敢用。幸好咱家買了電視機,你爹跟隊里說咱家電視費電,我們交了兩戶的電錢。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要是成了個體戶,我就給咱家申請一個單獨的電表,該交多少電費就交多少。”
宋恂沒想到這農村老太太還挺有想法的。
既然人家主意已定,他也就不再阻攔了,承諾開年以后陪她去縣里辦執照。
宋恂帶著孩子在老丈人家連吃帶拿,返回自家的時候,項小羽還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