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嫡女月五兩俸祿,庶女三兩。讀書是很費錢費精力的,我只靠著這點錢,連洛陽的書院都去不起。”
逢喜靜靜聽著,她從未想過崔徊意會這樣艱難,她與崔徊意不一樣,從小到大,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父母都會無條件支持。
“是母親頂著壓力,用自己的嫁妝送我去書院,她常常因為我讀書的事情,和父親吵架。”
逢喜急得他們最后一場會試的時候,崔徊意的母親與她娘為了文昌廟的一柱頭香爭執起來。
齊夫人,大概也是盼著崔徊意能高中,從此揚眉吐氣的。
“除了母親,家中的姨娘、妹妹們也都將我視為榜樣。我左右隔壁住著兩個妹妹,他們都很安靜,怕吵著我讀書。”崔徊意說著說著,忽然覺得手里的書沒什么意思,將它扔在榻上,撥弄了一下榻上的引枕。
“我弟弟,他一個月月例銀子更多一些,常常背著父親,給我添置筆墨和書本”
這個家里,除卻崔尚書這個一家之主,旁的人,都在支持崔徊意。
逢喜握住她的手“所以你弟弟剛才來是”
“那個孩子年紀小,太傻,讓他離開洛陽。”說道此處,崔徊意干笑一聲。
“此事父親都已經與圣上商定好了,他是通知,不是商量。他巴不得將我送進宮里,好換點利益。”
逢喜一時間明白崔徊意這樣驕傲剛強的一個人,這次為什么會順從。
她下面那么些弟弟妹妹,都與她感情好,她若是反抗,駁了圣上面子,不但自己今后仕途崎嶇,將來弟弟妹妹們走上仕途,必然要受影響,她并不愿意影響弟弟妹妹。
逢喜想起臨走時蕭琢對她說的話,于是問崔徊意“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可以幫你安排假死,神不知鬼不覺離開洛陽。
你若是突發惡疾死了,就不會有影響了。”
這也許是最好的法子了,剩下的,除非皇帝死了。
崔徊意搖頭“我不愿意。”
“與其隱姓埋名遠走他鄉,蠅營狗茍地活著,我倒寧愿在后宮里蹉跎到死,至少崔徊意還是崔徊意。”
逢喜不再說話,抱住崔徊意,崔徊意拍拍她的后背“你記得我們當時在得意樓酒會那天還說了什么嗎”
逢喜一回想,竟然有些哽咽“說前路順遂,前程似錦。”
“我做不到了,你要好好加油。”崔徊意沒哭,反倒輕笑了一聲“這次其實也沒虧,我用入宮為條件,和父親交換了六千兩銀子,這些錢,我留在家里給妹妹們讀書了。”
她突然嘆口氣,像是抱怨“我那些姨娘家里太窮才被迫當妾的,她們供不起我妹妹們,還要我操心。”
逢喜恍惚著回了家,蕭琢摸了一下她的額頭,微微有些發燙“崔徊意不同意”
看她這個反映,多半就是了。
逢喜點點頭“她性格太傲,心里又有牽掛。”
她閉了閉眼睛,自己從小讀圣賢書,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如此厭惡自己要效忠的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