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到的時間很快就到了,青山娘為這一天準備了很多,先是扯了布,給青山弄了兩身新衣裳,又在家里腌了不少的咸菜,聽說那些上學的同學們之間還會贈送自家特產什么的,她又去跟別人換了些山上的小棗子
鋪蓋卷是重中之重,青山的印象中的大學還停留在現代那種拉著行李箱進門,然后交錢分鑰匙去宿舍的流程,壓根兒忘了還有被褥這一回事,見到青山娘收拾的時候還問了一句“帶這個干什么”
嫌棄地看著那個軍綠色的鋪蓋卷,背著這個東西走可就像是蝸牛一樣。
青山娘當下就笑了“娘的傻兒子啊,你不帶鋪蓋卷,怎么睡躺光床板嗎”
這一句把青山問得愣了一下,想了想,總算明白大約是現在的大學并不被褥這類東西。
是啊,算算現在上大學的成本,想想現代時候上大學交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什么都不收,自然什么都不準備,正常得很。
家中并不富裕,青山也沒說出到那兒再買的話來,這年頭家家戶戶的被褥都是自己找人做的,再不然就是自己做的,哪里有商店直接賣現成的便是有,也不是他們這樣家庭能夠隨便負擔的。
再一次認識到了自家的窘境,青山沉默了,這些年,他換了輕省的工作,卻沒有考慮過父母累不累,更沒有想過怎樣為他們分擔,偶然得到的那點兒好吃的,除了討好賣乖又有什么實際作用呢
若不是這時代的大學基本上是國家供的,他恐怕還要讓家里背上沉重的負擔,光是眼前這樣,路費飯費,也讓父母發愁了很久。
“這十里八鄉的有幾個大學生,我知道的就咱們青山一個,還是京都大學,怎樣都要上。”
聽到消息趕來的親戚中,小舅做了代表發言,同時遞上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票子,一大把花花綠綠的,儼然是筆巨款。
“這是大家的意思,不多,是個心意。”小舅不容拒絕地把票子塞到了青山的手里,“好好讀書,以后有個好工作,咱們臉上也有光”
村長代表村子里頭也出了些錢,表明了態度是支持的。為了這等光榮事情,青山家還擺了幾桌席面,讓全村的人都熱鬧了一回,知青們也跟著眼熱不已。
走出趙家村的時候,青山還在想,他以前總以為這個村子這不好那不好,貧窮、愚昧、落后,一切都是它的罪,像是一個深深的臭泥潭,讓人迫不及待想要逃離,但在真的離開的時候才發現,它同樣質樸、善良、真誠,愿意為了每一個離開的人留下一個念想,等待他們在外面開枝散葉,等待他們有一日落葉歸根。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