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女子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被送到了原主的身邊,一開始他沒有什么歪心,但到了后來,誰能抵擋那許多美女以各種各樣正式的理由投懷送抱呢他又不是養不起,然后,后院漸漸大了起來。
縱情聲色之后,哪里還能找到最初的本心,原主就這樣沉迷于內,最終死在一次宅斗誤殺之下。
這樣一個人物,若不是劇情都是從他本人的視角出發,在別人看來,可能也就是賈寶玉西門慶那種人而已。
但當李喆成了自己,感觸反而很多,是個難得的真心之人,只可惜這真心最后成了自私自利之心。
不過,如果成了自己,自然是順著自己的本心去做。
朝堂安穩,不必他去憂國憂民,又或者說,那樣的事情做上一次已經夠了,他絕對不想體會第二次。
家庭和睦,長公主當年頗為受寵,作為先帝的第一個女兒,還是嫡出,她得到的關愛很多,自小就有一種別的公主所不具備的尊貴,連駙馬都是自己選的,只可惜那位世家子風姿出眾聰穎絕倫都有了,唯獨壽命上短少了一些,不能陪她終老。
不過兩人感情極深,乃至于駙馬去世后公主并未改嫁,也沒有做出豢、養面首等潛規則之內的事情,反而是一心一意教導他們唯一的兒子李喆。
這般愛重之下,尋常的孩子不長歪都是邀天之幸了,何況還有宮中的兩位大山寵著。
太后自不必說,沒有不憐惜愛女獨子的道理。皇帝那里,他是長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血緣之親早已奠定了基礎,又因無子,對姐姐的這個兒子是從小看到大的,是那些不曾看顧的骨血比不上的,甫一掌權就給加封成了靖國公,當時還引起了朝野公議,卻也被他一意孤行,到底是落實了這個一等公。
那個時候原主不過五歲,五歲的一等公,真是何等榮幸才能得此封賞。
這些,都決定了原主備受寵愛的一生。
其實,也挺好的。
這樣想著,有些犯懶的李喆決定好好享受生活,至于以后娶不娶那么多女子,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現在的年齡,他還是好好睡一覺吧。
抬了抬手,止住了聲音,偌大庭院,蟬鳴不聞,有人為他攏了攏衣裳,遮住了肚皮,他也不去睜眼,往下縮了縮,坦然睡去。
這一世,他且好好享受吧。
庭院之外,緩步行到此處的長公主遠遠見到兒子酣睡的模樣,先笑了笑,喆兒也不小了,過兩年也該說親了,卻還是這樣任性妄為,真是
“去把傘撐上,免得樹上落了東西驚了喆兒。”長公主隨口吩咐著,為了不吵醒兒子午睡,索性也不往那邊兒走,只是讓身邊的嬤嬤過去守著,統共那么幾個丫鬟,一個年長持事的人都沒有,她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