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表同意爵士說的太有道理了。”艾倫威爾遜一副我是我們的人口吻贊同道,“不過對于大多數殖民地來說,找到自身的價值對駐地專員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香江的條件,一般殖民地沒有。”
“看,對于我們來說,最關鍵的地方在于找到問題。”葛量洪意味深長的道,“看誰能找到最為關鍵的問題。”
“哦,尊敬的爵士,我們換一個話題。”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不著邊際的道,“其實對我們這些海外公務員來說,利益來源之地取決于所管理的領地,而不是萬里之外的倫敦。在這個問題上,我和爵士的立場一致。”
香江的英國公務員傾向蔑視倫敦官僚對港督以及在香江實施的政策指手畫腳,企圖保留更大的自主權。港督和官員們也認識到,倫敦從來都是以商業角度看香江,萬一香江有一天成為倫敦的經濟包袱,他們的自主權將無從說起,甚至放棄香江。
所以港督都著力于提高香港的經濟自持力,一方面彰顯香江對英國商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增加抵擋倫敦插手內部事務的籌碼。
至于對內閣的尊重嘛,有,但又不是很多。大英帝國培養出來根正苗紅的官員,在這個問題上,并不把本土當成是助力,而是當成對手。
對于艾倫威爾遜來說,他需要香江這個中轉站,反正他都能把橡膠賣給蘇聯,自然也不在乎再加上一個國家,而且就算是他不賣,印尼也會賣。
與其這筆錢讓蘇加諾賺走了,還不如充實一下馬來亞的財政。
艾倫威爾遜提及,白廳做過預測,和中國的貿易在五年內就可以達到一億英鎊這個數字。當然這是貿易額,并不是利潤。但一億英鎊肯定不是小錢了。
“白廳的首腦們,終究還是比那些外行政客看的更加清楚。”葛量洪聽了之后很贊同的道,“形成互補的貿易之后,相信香江的收入也會大大增加。唯一的疑慮在于,可能我們的盟友會因此不開心。”
“我們當然要顧及盟友的態度,不過想來問題不大。”艾倫威爾遜心不在焉的回答。
比起完全陌生的敵人,香江獨特的位置也不僅僅是財政上的好處。真當亞洲的間諜中心是假的么
葛量洪有一點看的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江遲早會回歸中國治下。至于某些政客異想天開的自治,或者是城邦,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既然肯定無法保留,不如做一點好事結下善緣。在來之前,葛量洪才在教育上進行投入。
香江因為人口增加,隨著學校數量的增加,教師的需求亦日益增大。可是香港僅有的羅富國教育學院卻未能滿足需求,結果葛量洪在九月新設了葛量洪教育學院。葛量洪曾對于新的師范學院以他命名,感到十分自豪。
“不過話說回來,兩個地方配合起來也有好處,香江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而馬來亞有資源,如果能夠將貿易額擴大。兩個地方都會得到發展。”
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葛量洪這一次才接受邀請來到吉隆坡,而不是過來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