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枉徘徊。”
寫完哈哈大笑,放下筆看著張小霖。
張小霖一見,這家伙還真有幾把刷子,短短幾個呼吸時間,居然硬是湊成了一首,第一句自然是夸獎趙燕菲和水霏霏的琴聲和琵琶曲,好比鳳凰臺的仙樂;第二句卻是一語雙關,稱贊琴聲和琵琶曲可以令人夢瑩魂牽,也警告張小霖,不要做夢了;
第三局是告訴張小霖,彈塞外曲的湘君,你想都別想,只能像昭君一樣,空余遺恨;第四局是說,演奏高山流水的那位你也別惦記,只能枉徘徊。
眾人一見都大聲道好,水霏霏遠看了一眼,卻輕蔑的哼了一聲。別人不知道張小霖,她可是見過張小霖的詩,那一首詠梅,在坐一百多人絕對沒有人比得過。
怎么辦?
張小霖腦海之中,琵琶行只記得幾句經典的,只好硬著頭皮寫了下來,可人家是坐在船上,我們這里卻是大廳,張小霖靈機一動,改了幾個字:元宵燈會邀相見。
剛寫第一句,眾人便哄堂大笑:“哈哈,這也叫詩?”
“是呀,真是滑稽。”
在眾人肆無忌憚的嘲笑聲中,張小霖處變不驚,不亢不卑,輕輕涂了一點墨,以一種獨特的書法,在紙上行云流水一般,寫下了第二句: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二句寫出來,眾人的笑聲嘎然而止。
天啊,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就算他后面的詩全部湊字數,就憑這一句,已經強過王少不少了。
張小霖不再停留,一路如天馬行空,把自己記得的幾句一起寫在了之上:
元宵燈會邀相見,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說盡心中無限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琵琶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
共寫了二九一十八句,張小霖硬是記不起了,看了一眼,雖然是琵琶行里面摘抄的一些句子,東一句,西一句的,好在都是一些經典的句子,拼在一起,居然也還算連貫押韻。
“天呀,猶抱琵琶半遮面!太形象了。”
“是呀,未成曲調先有情,千古絕唱呀!”
“此時無聲勝有聲,我的老天,經典,太經典了!”
“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結句更是經典呀!”
“張公子,我是長安城崔家的......”
“張公子,我爹是李尚書,我們是李氏家族的......”
...........
王少見大家一窩蜂圍著張小霖,臉上一時紅一時白,抬頭見水霏霏低頭竊笑,不由變得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