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既是內閣的大學士,又兼任禮部尚書,在諸多高位官員當中,張英是出了名的性情溫和,不爭不搶。
這次舉整個禮部之力,非要將公辦小學搶到手,也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這不,工部尚書陳廷敬上奏,先對公辦小學進行記選址,工部進行施工,朝堂上繼續討論公辦小學的具體章程,兩不耽誤。
結果話音剛落,就被向來謙和有禮的張英給噴了。
“章程未定,學生人數、出身尚且不知,陳尚書又何必急著選址施工,建大的浪費,建小了難不成要推倒重建浪費了國庫的錢財,陳尚書倒是不心疼。”
張英仍舊是那副謙和有禮的樣子,只是說出來的話不怎么好聽。
關于此事,從前上折子的都是小嘍啰,也一直是由禮部的其他官員出面回懟,這還是張英頭一次親自出面。
陳廷敬眉頭緊皺,也沒有想到張英如此不給面子,他工部可沒打算和禮部爭公辦小學,只是誠親王擺明了要大建,規模必然是小不了的,工部提前施工,也是為了節省時間。
畢竟如今活閻王當道,沒人敢在活閻王掌權的時候撈油水,手底下的人比從前好管多了,也比從前有干勁兒,按照誠親王給工部的新規定,獎金和工程掛鉤,質量合格的情況下,干的多拿的多。
干干凈凈的銀子誰不喜歡,他提前為工部爭取工程,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張英倒好,這是生怕有人搶了禮部的美差。
“如若禮部不挑刺,這章程早就該定下來了,拖沓了大半個月,都是因為禮部在其中攪事兒,平白浪費大家的時間,也沒見張尚書心疼大家。”
兩位尚書對上,還是從未有過舊怨的兩位尚書,這場面可難得一見。
佟國維挑了挑眉,陳廷敬是塊硬骨頭,老家伙今年都六十多歲了,順治十五年的進士,論資歷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深,可之所以到現在都只是一個工部尚書,就是因為又臭又硬的脾氣。
說好聽點是剛正不阿,說難聽點是不知變通,不只要求自己清廉,還要求旁人一樣清廉。
所以得罪了大半個朝廷,幾乎年年被彈劾,如今的兵部尚書張玉書就曾經把陳廷敬彈劾回家過,當時的湖廣巡撫貪污,被罷了官回家,陳廷敬因為和這位巡撫有親戚關系,也被硬生生彈劾掉了官位。
倒是跟活閻王一樣的脾氣,說不準早就暗投了誠親王。
至于張英,佟國維抿了抿唇,像張英這樣的老狐貍是不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
張英的兒子張廷玉受誠親王器重,被越三級提拔,算是已經在誠親王這兒下好了注。眼下萬歲爺和誠親王還未分出勝負,張英是不可能這么快就投奔誠親王的。
照這么看,張英非要將公辦小學劃入禮部名下,很有可能是萬歲爺的意思。
萬歲爺是不會放任誠親王大肆收買人心的,不準備收學費的公辦小學,儼然是誠親王用來收買京城百姓人心的利器,萬歲爺讓張英拿下,就好方便控制了,畢竟如今的六部,唯有禮部是誠親王拿捏不了的。
張英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火候到如今已經差不多了。
“王爺容稟,并非是臣等有意挑刺,而是禮部實在艱難,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察,戶部,掌天下土地、戶籍、財政,名下又有商業司,刑部掌管法度,掌管天下刑獄案件,工部不光手握記各種工程,還掌管山澤、工匠、屯田唯獨禮部,只在祭祀和大典時才能派得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