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卓露絳成為縣令后,看到了眾生百態,今非昔比。
但是心里說是不比了,眼神卻不受控制的去盯著朱瑤彧,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卓露絳都聽到了太多有關朱瑤彧的消息。
比如她現在知道,朱瑤彧力主修路一事。
“縣丞,梁城如果要修路,能出足夠多的壯年勞力嗎”
縣丞聽到年輕縣令的話,眉頭不自覺的皺緊,一臉為難,“這、這人夠是夠,但冬日苦寒,百姓衣不裹身,恐怕不愿意出來做苦力。”
這也就是他面對的人是卓露絳,他才會說實話,若還是前一個梁城縣令,縣丞絕對會直接說,人不夠多。
因為如果上一個縣令知道人夠數的話,就算把人都凍死,也會將那些人強制拉出去修路的。
卓露絳點點頭,“我知道修路太累了,這次朝廷修路,會發月錢,還會給一身足以御寒的厚衣,對了,還會管一頓有菜有肉,糧食管飽的飯,你說這樣的話,咱們梁城能湊齊愿意來修路的人嗎”
隨著卓露絳的話,縣丞眉頭越來越松,最后甚至發出一聲怪叫,面上全是喜色,“明府說的可是真的真的會有衣管飯,還有錢拿”
卓露絳被縣丞這么一問,反倒有些不確定了,她聽到的消息還沒有正式下發文書,如果到時候不太一樣怎么辦
飯菜不一定會有菜有肉,但是管飽倒是沒問題,今年糧倉很滿。
厚衣也不是問題,說是厚衣,估計發到百姓手中的衣服,造價不會太高,用料不會十分的實誠,這不是官府小氣,是因為梁城不是極北之地,真要是干起活兒來,渾身發熱,穿太厚的衣服還得捂出痱子來呢。
只是那月錢,朝廷不一定會發,今年打仗,國庫吃緊,哪兒來的錢
卓露絳想著,一抬頭看見縣丞眼巴巴的看著她,布滿皺紋的臉上全是期待與歡喜,難道這樣的條件,對百姓來說就已經是極好了嗎
卓露絳不知道,卓家雖然沒落了,但她從來沒有吃過苦,士族和庶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級,條件那是天差地別。
或許她幾個月的用度,就夠給一些百姓發月錢了。
卓露絳想到這兒,試探性的問了下縣丞,百姓現在出門做事,一個月能拿到多少工錢。
這個問題叫縣丞笑出了聲,“能開得起工錢的,那都是城里的活兒,鄉下種地的百姓,哪兒能找到好活計做咱們梁城又沒有碼頭,來往商賈也少,他們進城來,運氣好能幫商賈搬運貨物,忙上一天,大概能掙個七八文吧。”
七八文那一個月下來都不到一兩銀子,卓露絳在家中時,月例還有五兩銀呢,這還不算家中管她隨意吃喝,熱時有冰,冷時有炭,衣服首飾的花費。后來她開始讀書,一個月的花費更是上百兩。
現在她在外做官,怕她在外受苦,光母親給她的在安寧西市的鋪子,每個月都能讓她拿到五百兩左右的紅利,作為縣令,她還有月俸可拿,朝廷基本上管了她的吃喝住行。
“我一日開十文修路人也不需多,兩百壯力便可。”卓露絳以為自己挺有錢的,但是她仔細一算,一人一天十文,一個月就是三兩,她一個月能拿六百多兩,最多雇兩百人。
此刻,卓露絳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團結就是力量。
她沒有深刻的想法,只是突然覺得,怪不得說修路費錢,一人一點看起來不算多,聚集在一起,那就不是一個人能承擔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