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人可以通過捐贈讓子嗣脫離商籍,去讀書習字后,商人們對知識的追捧熱情一下子就被引燃了。
茶樓酒館里的說書先生們閑得無事,開始念民報上的文字,然后他們通過民報,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事物。
正如沈羅玨所想,雜聞板塊是最受歡迎的板塊,誰能拒絕八卦吃瓜的快樂呢
這年頭百姓在精神上的糧食顯然是不夠的,能出現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很喜歡聽。
而那個真實事件改編,京城某個大世家家中紈绔子弟的人生寫實短文,更是讓無數百姓聽了一遍又一遍。
以前他們只能幻想大人物們的生活,平民以為皇帝是用金鋤頭鋤地,住在不漏雨的屋子里,大臣們每天能吃飽飯,穿一身沒有補丁的衣服。
現在他們從報紙里,看到了真正的大家族是什么樣,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金銀珠寶裝飾的生活,綾羅綢緞穿在身上,他們不需要種地,他們自有無數的錢財可以揮霍。
幾張紙,讓百姓知道了,那些大家族的人過著怎樣窮奢極侈的生活。
現在的百姓們不懂,他們就像是在聽戲文,看幾張紙上寫著神仙們的生活,他們不敢肖想,只是羨慕。
或許有人產生了嫉妒與恨,但他們不會將那些情緒放在臺面上,他們只會將這上面的故事告訴更多人,將它傳的更遠。
有些地方有報紙,有些地方沒有,而百姓們又不是過目不忘的人,他們在講述的過程中,會加上自己的理解,于是故事在流傳中開始出現其他版本。
等沈羅玨再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故事里以薛程為藍本的五長史,已經是一個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惡霸了。聽說他走在路上看見小孩子,就會踢一下石子,故意用石子砸小孩。
沈羅玨聽著有點兒像智障。
“我大莊的百姓,還有創造力的。”沈羅玨能說什么呢沈羅玨只能夸了,“還有別的版本嗎”
聽雪又跟沈羅玨說了下其他也很離譜,和原版相差甚遠的“傳說”,最后感嘆,“陛下總說高手在民間,可真是話糙理不糙啊。”
“你說得對,不能小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薛程知道此事了嗎”沈羅玨聽到最后甚至覺得還挺有趣的。
她在現代社會也沒看過一本小說的主角,。
“自從薛長史摔斷腿后,他便不常出門,不過現在此時傳的沸沸揚揚,從民間傳到朝中,是遲早的事。”
“希望不要太早,就讓事情再發酵一下。”沈羅玨希望那些大家族能保持原有的高傲,別去搭理民間的風言風語。
畢竟若是有人察覺到異常,將輿論壓下去,就沒熱鬧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