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民報上講的女先生,卻并不是世家大族的女先生,而是在教坊中的女先生。
時下教坊中有不少薄命女子,因各種原因為樂籍,成為賣笑之人,這些流落風塵的可憐女子,同樣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最低賤者自然是在勾欄瓦肆賣身的人,其次為賣藝又賣身的樂伎,最高等的,自然就是賣藝不賣身的大家。
能被稱為大家者,都是名姬,頗受男子追捧,與她們平日里有接觸的男子大多是世家子或讀書人,因此這些名姬除了會一手出色的樂器外,還會精通詩詞歌賦,文采斐然。
而今年的春闈,馬上就要到了。
天下讀書人聚集在京城,平日里少不了去教坊坐一坐,有些學問不足的學子,就會去請教那些大家。
民報的那篇文章里,描述了一個化名為何十的名姬何璇,她現在已經成為了教坊一名普通的教習。
她三四十年為樂伎的生涯中,見過許多男人,其中官位最高的,就是當朝吏部尚書楊運,在文中,化名為楊四。
沈羅玨特意找了個專門寫情愛故事的人寫了這篇女先生,將當年楊運與何璇的恩怨娓娓道來。
當年楊運還是一介寒門書生,有一身才華卻基礎不佳,在一次與友人的聚會上,他與何璇相見,兩人有過好一陣甜蜜的時光。
也是那時,自小在教坊中讀書的何璇,開始悉心指導楊運,兩人相處時,楊運有時會尊稱她為何師。
后來楊運高中,何璇便與他分開了。
楊運提出想為何璇贖身,可何璇當時正紅,身價不菲,楊運即使掏光家底也買不起,況且何璇也不愿為人妾室,因此兩人就此分開。
并沒有太多的糾葛,兩人確實是真心相處,那時楊運也沒有正妻,楊運想娶何璇,何璇拒絕了他。
因為楊運是官,不可以娶樂坊女子為妻,若是娶何璇為妻,不光會被同僚取笑,還會被宗族懲罰,鬧大了剝奪功名都是輕的,可能兩人連命都保不住,誰知道為了保全清白名聲,楊家會做出什么事來。
這段陰差陽錯的愛情,令不少人感動不已,同時也讓人們開始正視教坊的存在,還有那些看似光鮮亮麗下的骯臟。
沈羅玨讓人在這篇文章里寫了一下教坊女子們可悲的人生,詳細描述了樂籍之人的身不由己,不光是女子,貌美的男孩同樣可悲,為了讓他們能保持身體的柔美,可能在十歲時,他們就要去接客,能安然活過二十的都少,即使活下去,也是一身傷病。
民眾喜聞樂見的高官緋聞,千古不變的經典愛情悲劇,兩相結合之下,茶樓的說書先生念報紙時,茶樓根本座無虛席,百姓擠在茶樓中,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百姓的接受度格外高,傳播速度更高。
他們可以痛恨文里無惡不作的主人公五長史,自然也會同情相愛而不能相守的何十楊四。
從而開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勢力,讓何十楊四無法相守。
沈羅玨稍一控制,輿論的風口就對準了三六九等的籍貫制度。
民報惹起了絕大的風波,民間開始討論能不能廢除三六九等的籍貫制度,極重門戶之見的官員們哪兒還能坐得住,自然跟沈羅玨在朝會上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