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仕?萬萬不可。”鄭玄不欲與盧植辯論,這等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你一大把年紀,恐怕也沒什么好活頭,老夫這番過來哪里是為了讓你出仕。”盧植哼了一口氣,瞥了一眼白發蒼蒼的鄭玄,看起來比他還老十幾歲。
見盧植松口,鄭玄面色一松,“不知師兄此來所為何事?”
鄭玄雖然最早是由盧植引薦給馬融當了弟子,不過后來學了今文經,盧植等古文經一派雖不能說敵視,但教派不同,好話也很少,就差沒打出來。
但自從鄭玄以畢生學問注釋古文經和今文經,統歸為鄭學一派后,倒是緩和不少。
“我門下學生...陳留堂最近被關在天牢,還勞煩康成你設法營救。”盧植臉色有些不好意思,但想到陳留堂因為他坐牢,還是僵硬腆著老臉求情。
鄭玄雖沒有當官,可其在民間和士林的影響力堪稱恐怖,繼往開來的經學大師,就連朝廷也不得不顧及他的聲名。
養望四十載,豈是小可?
“陳留堂?”鄭玄輕皺眉頭,面色緩和了一些,若陳留堂是他門下弟子,定然會設法去救,但他是盧植的弟子,先天上就不親近,不過也不好拒絕。
他想了想,嘴唇勾出一絲笑容:“師兄剛才問康成為何不出仕為官,我倒要問問你的徒兒,看他怎么答!”
“何解?”盧植一愣。
鄭玄袖袍一揮,白茫茫的浩然正氣凝成案牘,筆墨紙硯,與實物一般無二。
“凝氣化真!儒家求義境界,難怪你講學講孟子,想要徹底領悟求義境精髓,從而突破。”盧植震驚道。
儒家分為克己、正身、仁道、求義、復禮境界。
儒家境界是浩然正氣和心境的雙重突破,每一境界都有其對應特點,克己境界養十丈浩然正氣;正身境界塑造文廟,凝聚七十二賢人精魂;仁道境界凝造文房四寶,匯聚文氣,字字珠璣;求義境界凝氣化真,以假變真。
而至于最上等的復禮境界,儒家祖師孔子也不過堪堪達到此等境界,無人知道此境的奧妙。
這也是儒家的弱項,求得是心境的突破。
難以證道長生。
鄭玄微笑不開口,手執毛筆在竹簡寫了兩行字,隨手指了在場的一名灰衣士子,“子誠,你將此竹簡送到天牢,讓陳留堂作答后再拿回來。”
竹簡表面覆蓋一層白茫茫的浩然正氣,掩蓋了內容。
溫子誠誠惶誠恐的點了點頭,正欲跑去,但鄭玄又輕聲一喝,在他胯下生出一神駿,側生兩翼,將他載飛到了天牢門口。
神駿在天牢門口,跪膝俯首。
溫子誠下了馬,整了整衣裳,頗有些寒酸,敲開天牢大門,露出兩名獄卒。
“兩位官差,可否帶我前去陳典史的囚室?”
他也知道陳留堂此人曾經當過涿縣典史。
“陳典史?”獄卒皺眉不解。
“陳留堂。”溫子誠訕訕笑了笑,他在鄭玄門下并不受重視,徒然遭到委任,有些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