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戾太不同的是他。
他在一眾兄弟中排老三,又是嫡次,不需要承擔萬民的期許,在御書房的課業只要過去,夫們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他有更多時間陪伴皇后,也有更多精力玩鬧,惹皇后操心。
一邊是端方守禮,一個月只能見兩三次的長,一邊是活潑胡鬧,讓自己操心又逗自己笑的小兒,皇后會更寵愛幼不足為奇。
這份偏愛,漸漸滋長了他的野心。
明明同父同母,明明資質不比嫡親兄長差,只是因為比嫡親兄長晚生了三四年,就與皇位緣,日后只能做個富貴閑散王爺,他說不清那股嫉妒和不甘的情緒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滋生的,只是等他意識到這些情緒之時,它們早已經長成了參天巨樹,再也拔除。
可惜,他有野心,但戾太當了那么多年的儲君,聚在戾太身后的勢力不容小覷。
頭一個便是太妃所在的張,隨后則是容和慕。
這三個族分別隸屬于勛貴、武將和文臣集團。
而這三個集團,恰好是朝中的三方勢力。
這三個族在各自的集團中,說話有份量,可說,只要這三個族始終支持著戾太,戾太的儲君之位比穩固。
就在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人。
他的表兄,江時。
戾太到了三大族的投誠,這對戾太和三大族來說,是互利共惠,對其他族來說,未必是好事。
江是戾太的母族,但戾太并不親近江,反而更加親近同為文臣的慕。
說句大逆不的,等日后戾太登基,慕肯定比江要受重用。
而江時,出身江,是江族長的嫡長,肩負著振興江的責任。
是的,雖說江出了一位皇后,但事上,江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
畢竟在江時之前,江已經連續二十年出過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員。而江是文臣,立足于,靠的是族中人才輩出。
江時看出了他的野心,也看見了他的困境,更察覺到背后的機遇。
戾太身邊有江的位置,但他身邊有。
反正論是戾太還是他,身上流著的一半血都是江的,與其湊到戾太身邊“錦上添花”,倒不如去端王那里“雪中送炭”。
這間,還有什么功勞能比過從龍之功。
本來關系一般的表兄弟,在江時的刻意接近,兩人的關系突飛猛進。
江時還把江安安排到他身邊,讓江安任他的幕僚。
江安是江小輩中出色的一個,這個安排,更加強了江和他的聯系。
他們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
要想廢掉戾太的儲君之位,就勢必要解決掉這三個族。
一場由江時主導的秋闈舞弊案,導致張滅族,慕元氣大傷。
而山海關大戰的慘敗,則是由他主導。
當時建元帝感染風寒,重病昏迷,國事全部都由戾太代為處理。
北涼舉兵入侵邊境,容國公率虎賁軍千里奔襲,力挽狂瀾,建功赫赫。
后來,兩國于山海關展開殊死一戰。
開戰前,容國公親自寫了封戰報,請求戾太再調兵馬糧草到平城。
戰報后面,容國公還戾太匯報了山海關的軍事布防。
戾太有對他設防,允許他這個親弟弟自由出入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