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事,這些你早晚會知道的,叔父想必也是不知該如何對你開口;這些年叔父老的很快,自表妹去世后,滿頭斑白,想必也是郁結于心;但你去了臨淮之后前兩年我回臨淮看兩位老人精神好上許多,算是慰籍。”
“那表叔呢表叔為何一路科舉還官拜學政”
蘇知言淡然笑了笑,起身道“我父母早逝,早就孤身一人,不是蘇家人又有何懼何不一展抱負,做些有益天下百姓之事,倒也不虛此生。”
“表叔心懷天下,穆蘇欽佩。”穆蘇倒真有些欽佩眼前這人,逐出族譜于古人而言可不是一件小事,古人最重宗族,平日里諸事皆講究同族,不然便被外人所欺,脫離族籍需要極大的氣魄才能做到。
“有何欽佩,孤身一人無牽無掛倒還自在些;可我雖不是蘇氏族人,但卻永遠是你表叔,簟秋表妹乃我看著長大,似我親妹,叔父和叔嬸時常照顧我,待我如親父母,我自然要看顧你些。”蘇知言看著穆蘇面色認真說道。
穆蘇正欲開口道謝,蘇知言緊接又問“你如今取得院試案首,不用歲考已是廩生,可想去國子學或國子監”
怕穆蘇不清楚蘇知言又解釋了一兩句“雖然你還并未考取舉人功名,但你縣試、府試、院試皆是案首,有小三元之名,加之我的舉薦可以進國子學;入了國子學于你日后仕途極為有利。”
“我還未曾考慮。”穆蘇如實相告,柏江書院讀書氛圍極好,夫子也都學識深厚,還有外祖父時常教導他;并無去其他地方求學的需要。
可是若是能去國子學,他又有些猶豫;國子監乃京城達官貴人,功勛世家子弟恩蔭可去之地,無需參加縣試、府試、院試乃至鄉試;直接參加會試、殿試考取功名即可。
常平侯府自然也是有名額的,他隨時可以進,如今再去倒是多此一舉;但若是國子學便大為不同,別看國子監與國子學僅一字之差,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國子學里皆是有真才實學的天下人才,其名額得一個極難。
往往只各府鄉試前五名才能入國子學,里面的學子皆是已有舉人功名在身,日后大興朝的棟梁之材;以及更高級統治者之子弟,如皇子和皇孫還有各個親王子嗣。
入了國子學便是一步登天
不過穆蘇倒不在意這些,只想著他已離京六年,從未曾回京看過祖母;如今祖母也已年邁,她老人家與父親有隔閡又不喜繼母,這些年每每寄家書過來,信中皆念叨他何時才能回京。
言她不想穆蘇考取多少功名,只想他早些回京,他也想回京盡些孝道。
可外祖父、外祖母這邊也是不放心,不過倒比前些年好上許多,蘇子博如今已經是蘇家嫡系一脈,定會盡心盡力照顧外祖父、外祖母;他也放心許多。
“無妨,你先回去好好思索些時日;若是決定了便來信告知,到時我修書一封將你舉薦入國子學。”蘇知言知道這個決定對穆蘇來說還有些難做,開口道。
“多謝表叔。”穆蘇心下感激,又向蘇知言行了一禮。
“好了,出來許久了,回席吧。”蘇知言說著起身向前廳走去。
穆蘇等了片刻也起身向回走去,兩人心照不宣未曾告知任何人今日兩人碰面一事。
如此于兩人都有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