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不知道是不是斷網了,好久都沒有回過來。
滿意地收起手機,江小滿跑到樓下把家里的小石磨找出來洗刷干凈,準備做豆腐。
他們這邊逢年過節做豆腐,一般都是把自家的黃豆背到村里去,村里有個水磨坊,用那個磨起來快得很。平時自己家吃,就只有用這種小石磨了,好在下雨天也沒事,江小滿一邊刷視頻一邊磨豆腐,很快就把泡好的豆子磨好了。
做豆腐不難,江小滿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甚至因為“天賦異稟”,他點出來的豆腐比他爹做的還好。江有糧也只有在旁邊打下手幫忙燒火的份兒。
做好的豆腐要拿大石頭壓一會兒才能定型,江小滿特意留了半盆豆腐花出來,開了一瓶香菇醬,跟他爹一人一大盆豆腐花,熱乎乎的吃下去,簡直美得不行
“我看這香菇醬也不難,爹,等天晴了,咱們也上山多撿點菌子回來熬醬,這玩意兒密封起來能放好久,以后我要是出門辦事了,你自己煮一鍋面,拿這個醬拌面吃,別老是煮洋芋吃。”吃完飯,江小滿叮囑他爸。
“行反正咱家的洋芋也收完了,等天晴了咱們先去山上撿菌子,過幾天地曬干了再去種二茬豆。”江有糧也跟著點了點頭。
這香菇醬確實挺好吃的,但是聽兒子說這么一小瓶醬就要賣十塊錢,江有糧就覺得他吃的不是醬,是錢江小滿要是說他花錢買了吃,江有糧肯定不樂意,可要是自己上山撿菌子自己做,那就可以敞開了吃了。
畢竟山上的野山菌不要錢,熬醬用的黃豆醬他自己家也有,無非是花費一點時間罷了。他們山里人,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了。
晚上,豆腐做好了,江小滿拿了一把菜刀,把豆腐切成麻將大小的塊狀,然后把冰箱下面冷凍區的抽屜都拿了出來,將切好的豆腐放進去冷凍,凍結實了,再一袋袋分裝好,這樣吃的時候單獨取出來一袋解凍就行了。
“爸,明天咱們去下面大河撿魚吧這雨一直下不停,上面水庫肯定泄洪了。”看了看外面越下越大的暴雨,江小滿美滋滋道。
“這雨再這么下下去,上面也是該開閘放水了。”江有糧盯著外面看了一會兒,站起來去屋檐下把家里的漁網和魚叉拿了下來。
郎山這邊海拔高,水資源也比較豐富,水電站修的也挺多的,不過山里一下暴雨,那水就跟往下倒一樣,所以每次連續暴雨,上面的水電站就會開閘泄洪。
一開閘,水庫里的魚就順著山洪下來了,所以經常有山民沿著泄洪的河道撿魚。
那真的是“撿”魚,水電站一般都修得比較高,從高處被沖下來的魚,基本上一下來就被巨大的水花給拍暈了,順著水流從上游沖下來,誰撿到就是誰的。
父子倆想到上游水庫的魚,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垂涎上游水庫養的胖頭魚賣的挺貴,他們只有過年才舍得買兩條回來嘗嘗,平時想吃,就只有趁著水庫泄洪蹲在河邊上撿漏了。
父子倆誰也沒有想到,正是江小滿這突如其來的一個想法,讓他們完美躲過了一場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