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沒想到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了這種事。
戚依白覺得這個副本的設定就很有問題,首先,寧城都這么優秀,這么厲害了,為什么還會在意一個閣主的位置的呢
說是他殺的就所有人都信了,他如果真的想的話,讓閣主反過來叫他爹都可以。
其次,一夜之中所有人離奇死亡,這么古怪都沒有去查查背后的死因嗎到底是有多么疏忽才會導致多年之后談論起這件事也都只保留著傳說的部分,到底是真的有那么神奇,還是只是大家沒那么在意真相了呢
吃飽喝足,戚依白數著自己還剩下的錢,打斷去賺點什么。
不怪她不想找寧城,只是一斗米難倒英雄好漢,她不想穿男裝,也不想餓肚子,因此必須得讓自己的包袱里充裕起來。
可在古代她不太熟練,只能操起老本行寫起了懸疑小說。
說是小說,其實也就幾行字。戚依白掃了幾眼菜單上的文字,大概知道這里的語言和她所接觸的是一樣,只是大致剪短了一些。
于是她也寫得不長,但勝在筆力很好,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個大致的故事雛型。
故事的原型就是燕煬閣,戚依白并不知道真相是怎么樣的,也沒有什么不能侮辱死者的執念她自己都在這個世界里當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死者了,而且這本來就是個游戲里的世界,所以她寫的故事千奇百怪,還有好幾個版本。
想要降低寧城的嫌疑,要么就是拿出實打實的不在場證明,要么就是增加別人的嫌疑。
戚依白堅信這世上所有的人都喜歡看狗血,所以特地往稀奇古怪了編。
版本一,燕煬閣閣主其實有點那方面的問題,所謂的親兒子也是給他戴了綠帽子的產物,他一怒之下把這個兒子給搞死了,卻沒想到被送帽哥本人發現,一番爭執之下,送帽哥為了自保也為了給兒子報仇就把整個燕煬閣殺光了。
版本二,燕煬閣的閣主其實壓根就沒打算把位置傳給親兒子,親兒子又沒法修煉,養子又那么優秀,所以其實是親兒子嫉妒之下搞事。親兒子其實是假死,想要嫁禍給養子。
版本三,其實,燕煬閣閣主夫人根本就沒死她只是失憶了流落在外,終于找回記憶的時候卻發現小兒子其實不是自己親生的,而是燕煬閣閣主和別人的孩子,還偽裝出了她難產的假象于是她憤怒之中把全家給殺了,而戰斗力最強的養子逃過一劫。
戚依白最后還沒忘了寫了個養子是兇手的版本,只是比起之前那些跌宕起伏的,這個看起來就很沒意思。
被她幾筆勾勒下來,甚至有些不太合理,和之前那些讓人直呼離譜卻又邏輯自洽的版本相差甚遠。
寫完后,戚依白給自己起了個非常小家子氣的筆名,將這些故事一股腦地送給了當地的書院和一些大酒樓。
如今出了這檔子事兒,燕煬閣一夜之間的倒塌直接帶倒了整個城的經濟,拔除了這座城的靠山和根本,讓其元氣大傷。
人們都不愛出門了,攢著錢不花,從商家到買家本身其實都苦不堪言。
戚依白送過去的這些東西大概率是會石沉大海的。
但如果有那么幾家店想要和她合作,破釜沉舟一下,她都能撈一筆,能賺多少是多少,總不可能比現在更窘迫。
忙碌了一天,戚依白卻并不困。
煬城晚上是沒有宵禁的,只是最近人不多,所以夜市也不開了。
戚依白倒是不怕死,說了她完不成成任務的話,會死在寧城手里,就意味著她的死期起碼也在十年后呢,擔心什么。
于是,她便出門轉悠了一趟,在燕煬閣前方停頓了一下。
燕煬閣閣主并不能算是奢侈的做派,但是整個莊子的占地面積也非常可觀,光是這上鎖的門就看得出來是用很好的材料打造的。
但此刻,它卻粘滿了鮮血,有些已經凝固了,只有不斷的血腥味飄出來。
戚依白多看了兩眼,便收回視線。
街兩邊的店家都關了,路上格外蕭瑟。
她逛了會兒后覺得沒意思,于是挑了一條小巷子,從莊子旁邊的墻翻了過去,打算到里面去看看。
看起來是膽大,但她的手一直在摸索著寧城送給她的那條紅繩,似乎是在試圖以此來尋求一些微弱的安全感。
她也沒有完全進去,整個莊子就好像是被什么東西籠罩著一樣,靠近的話就被會被彈開,強行破除的話
戚依白沒那個本事。
籠罩的區域不包括戚依白這邊這面墻,大概是因為這里沒有死人,而且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區域。
想要維持這么大一個結界需要花費不少功夫,修真界的其他世家多少有點兔死狐悲的意思,他們雖然覺得燕煬閣一夜之間就沒了很可怕,但是心里也惦記著瓜分它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