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聽到消息在自己書房嘀嘀咕咕,認為這種破事自己父親最后肯定還是要找自己。
卻不想王繼直接指派了自己最看在眼里的二公子王蕓去。
王涵等在書房里,聽到消息后都懷疑人生了難道我才是老頭子的真愛他一直冷落我,辦事不帶我是為了保護我我才是王家真正隱藏起來的未來
當然,王繼接下來的舉動很快就打醒了他不切實際的想法。
王繼對這位隔了房的外孫女的看重遠遠超出了王涵的預料。
他不僅讓作為王家真正二代首席的王蕓親自出城迎接陸瑤,等陸瑤進入王家之后,又讓陸瑤住進王家最中心一圈的院子,和王蕓、王涵兩人的院子是一圈,挨靠著王繼的院子,住的比王蕓、王涵的母親還近。
王氏一族的地位高低往往以所居院子和家主所住院子的距離來評估,作為王家嫡脈最寶貴的兩個兒子,王蕓和王涵都得以住在最靠近王繼的院子里。
其中王蕓又住得比王涵近,讓王涵始終耿耿于懷,認為王蕓一定是被老爹私下里開小灶了才處處勝于自己。
陸瑤一來,王繼立刻派人騰空了附近一個院子,讓陸瑤住在最靠近權力中心的院子里,甚至比王涵的院子還稍微近一點。
等發現了這一點后,王涵看陸瑤就只剩下一個想法了這是我眼中釘,肉中刺。
王蕓早就不在國子監里混了,人家有正經官職在身的,王涵卻還在國子監里溜達著,畢不了業,主要也是不怎么想畢業。
因為以他的成績,從國子監出來,只靠自己找不到什么好的差事,而王繼又暫時不打算安排他出仕,所以他也干脆在國子監里把讀書當事業,平日里就是在建康城里四處逛,吃酒,斗詩,參加宴會,混名聲。
借著王家的地位,他也在建康城里混出不少風流雅士、名門公子的名聲,是國子監這一代年輕人里的領頭人。
看著陸瑤搬進不遠處的丹陽院里,王涵站在樹蔭下冷笑出聲你不是要來建康挑夫婿嗎你不是要進國子監嗎我就在國子監好好等著你。
陸瑤當然要進國子監了,進建康城的第二天她就在王繼派來關照她的人的幫助下前往國子監入了學籍,成為國子監南渡重建后的第八屆入學的學生之一。
王涵得到陸瑤入學的消息,為陸瑤準備了不少“驚喜”,還第二天就派人上門請陸瑤參加聚會,說要發揮自己作為隔房舅舅的職責,好好帶自己這位遠道而來的外甥女融入國子監這個大家庭,免得她初來乍到,被外人欺負了。
結果他派去的人沒有請到陸瑤,陸瑤院子里的仆人說,陸瑤一大早就出門了,說已經在國子監拜了老師,接下來還要每日勤學,早出晚歸。
王涵回到國子監費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打聽到,昨天陸瑤在國子監入完學籍就被那個國子監著名的“眼高于頂”的書法大師,阮溫阮大家收為了關門弟子。
阮溫是誰建康城還有人不知道嗎是吳郡太守啊整個建康城里的人都要靠他吳郡的物資供應,手里簡直是把握著半個建康的生死。
家里人官位越高,就越是了解阮太守對朝廷的重要。
而在國子監呆得久的人,誰不知道阮太守難搞,不少人費盡心思和他套近乎想拜入他門下,卻整整八年都沒有一個人成功。
甚至王涵的二哥王蕓,也有人私傳他曾經短暫地在阮太守手下學過一段時間的字,只是最終阮太守沒有承認這段師生關系。
這個霍思城,是什么人物,她何德何能,能征服我二哥都征服不了的人
王涵站在國子監的湖水邊,望著天上熊熊烈火的一輪碩日,出奇地憤怒了。
他發動了他所有的能量,讓人在建康各個文會、宴會上大肆吹捧霍思城的才華,惹得不少原本對霍思城沒有惡感的人都對霍思城嫌惡起來,放言說讓霍思城不要整天藏頭露尾,讓人把自己說得這么厲害,有本事出來亮亮相。
更有人派人在建康城街頭編了童謠嘲諷陸瑤,說她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自己沒有本事,就請別人吹噓自己,但是又不敢親自出來讓人驗一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