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奧斯維德神父向陸瑤匯報,新發現的那一處高嶺土產地已經圍起來了,只是那一塊地位于貫通南北的大道附近,平時來往的人員頗多,如果派去的人聲勢過大,容易引來注意。
“無妨,這一次派的武力不必太多,要緊的是要重新修一條便于運輸的道路,讓他們做事低調,挖出來的瓷土直接從小路運出,避開大道。”
奧斯維德神父收了一系列指令后下去了,陸瑤拿著霍格思郡的地圖,手指在桌上輕敲沉吟。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想修路。
霍格思郡人民也算是苦路況不好久矣。
霍格思郡產糧多,但是也要能運出去才能賣錢,糧食又笨重,對路況的要求就更高了。
因為路況不好,糧商來運糧的時候總是指著這一條往死里壓價,偏偏事實如此,所以哪怕明知糧商的價分明過低了,霍格思郡也只能硬吃了這個虧,就怕人家不肯來賺這個辛苦錢了。
這么多年,霍格思郡的貴族們也不是沒想過要修一修霍格思郡的路,但是一來修路費事費力,勞民傷財,二來這些年霍格思郡三大家族暗地里也明爭暗斗,各自都憋著勁想爭個高低,總沒個完全一張嘴說話的時候。
修路這樣的大事情,既是大苦差也是大功勞,誰都不愿意讓哪一方的人獨獨把這大功勞占了,同時誰也不愿意出這個血,生怕自己出錢出力、省吃儉用把路修好了,另外兩家就趁機來占便宜加落井下石了,那可不太操蛋了嗎。
而要合作那其中的彎彎繞繞就更多了,合伙準備修路的時候,正是三大家族對霍格思郡一把手的位置爭奪最激烈的時候,誰都想把另外兩家踩下去,于是合作的時候大家都偷偷憋著壞,互相拖后腿,最后搞得大家都寒了心。
結果就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霍格思郡的路始終沒能修起來。
大家寧可吃糧商壓價的苦,也不肯再修路。
陸瑤一早就有牽線拉那三家一起修路的想法,畢竟霍格思郡淪為全國最偏僻的郡,它那垃圾一樣的路可謂是居功不小。
陸瑤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愣是想不通,霍格思郡這么好的地理條件,到處都是平地,是怎么淪落到連條路都修不好的。
等聽奧斯維德神父說完那三家為修路打了這么多年的官司,她簡直氣笑了。
好么,也算上行下效了,國王那一家子內斗敗國家,你們內斗敗郡。
等知道了修路背后還有這么一段恩怨,陸瑤想修路的想法就不得不先緩一緩,不然她是打算在瓷器生意開做之前就拉霍格思郡的貴族先把路修一修的。
但是現在,她只能先等第一批拉瓷器出去賣的貴族們先吃一波路不好的大虧,才好開這個口。
在還沒有火車飛機的年代,商人外出一趟往往要以半年為單位。
陸瑤的第一批粗瓷是十月初出的貨,大小貴族們紛紛在她這里簽了訂單合約,將準備前往的地點都寫在了合約上,其中最近的就在霍格思郡隔壁的郡,從霍格思堡出發,騎馬的話,來去一趟四五天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