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娃娃識字啟蒙多了,大多鄉親都想試一試,反正一年半兩銀子,也不算太貴,加上紙筆用最便宜的,要是自家娃娃是根好苗子呢
黎家的氣派院子就坐在村中,路過的村民誰不心里羨慕,都想做黎大,自家孩子當官,他們被叫一聲老太爺、老夫人。
因此東西兩村孩子啟蒙率還挺高的,也有遠一些的村子送孩子過來。
中班小班進度,那就是年紀大一些已經過了啟蒙的,像是今年恩科院試,王元和木二郎就去參加了。而黎二家的健安、冬冬,顧家的顧晨顧陽這四位是參加童生考試。
黎府車馬到的時候,村里可熱鬧了。無外乎,喜訊太多了。
李桂花這些天,天天到黎府院子里吹牛磕牙,嘴里喊親家公,臉上是喜氣洋洋的,這里茶水、瓜子花生干果是免費吃,一閑下來,李桂花可愛來了。
她也不怕村里人說是非,因為不止她,劉花香也來,還有村里其他人。
“元元考中秀才我是半點都不意外,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兆兒都說能坐得住是當官好料子。”劉花香嗑著花生跟王石頭娘說。
王石頭娘也是這半個多月來,臉上笑就沒斷過。
王家出秀才了
杏哥兒可真是頂好的。
李桂花心里撇嘴,這都說了半個多月了,還說呢,不由眉一挑,接了話說“要我說還是我家有本事,都像他大哥,是讀書好料子。”
“你家老小不是沒考上嗎”劉花香直言,還在她跟前吹牛。
李桂花說“陽陽才多大,夫子都說了,我家陽陽機靈,今年差那么一點點,恩科就是讓他試試,明年指定成的。”
顧晨考上童生了。
劉花香懶得同李桂花扯嘴,反正她家健安也考上童生了,沒成想今年族學蓋好了,這么快就童生考中了。
好呀好呀。
院子里熱熱鬧鬧的,黎大避之不及,只讓下人記得給大家伙添茶送干貨,兩家孩子考中了,雖是童生也是喜事。黎大還給包了銀子喜錢,給顧家那份,也是替兆兒包的。
都是小輩。
不過這喜事再高興,快一月了,院子整日這般,黎大都怕了他一個鰥夫能同村里婦人說話嘮嗑嗎,像什么話。
于是在京里車馬來接時,黎大可是痛快,“收拾收拾,趕緊上京,別耽誤了。”
回去還收了一車的農貨,腌菜醬菜,五谷雜糧,還有一些信。
李桂花幾人見黎大要走,當屬最舍不得的了沒了免費茶水點心果子吃,還有這院子說話,黎家的椅子也舒服,還有下人伺候。
唉。
黎大是逃似得回京,回頭望著村里的景致,其實臉上是笑呵呵的,褶子也深了,“偶爾回來看看就成咯。”
回去路上打尖住店,不算太快,越是往京里去的方向,越是近了,客棧里吃飯的讀書人就多了,人多得拼桌,拼桌吃飯自是要聊天,要是拼了一桌讀書人,那話題更多了。
黎大是大老粗,聽不懂學問之乎者也的說話,可有一天他聽懂了。
“也不知道自此主考官喜好什么或是辭藻華麗,或是引經據典,還是平實卻深刻”
“我聽到消息了,咱們這次主考官來頭可不小。”
“黃兄可否仔細說說”
大家伙都安靜下來,聽這位黃兄說,這位衣著比他們好,聽說家里經商,消息自是比他們靈通些。當然有些舉人不屑與商人之子同坐,都在隔壁桌,這會聽到主考官三字,只能話停了,咀嚼聲小了,偷偷聽這邊怎么說。
黎大是吃著面條沒當回事同他無關。
“聽說是首輔大人主考,這位首輔顧大人你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