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東坪村兩大姓,顧、趙。
教顧兆夫子就姓趙,是如今東坪村村長遠房堂叔,因為有功名在身,可免五十畝田稅,村長家三十畝田就掛在趙夫子名下,免得稅收。
趙夫子膝下一兒一女,女兒早已嫁出去,兒子也讀書,只不過不是讀書料,如今趙夫子專心培養孫子。
“我讀書時候,和夫子兒子一起念,他虛長我八歲,才考上童生,我第一次試院試時,他已經不考了。”
“趙夫子家中只有十畝田,靠他兒子趙銘打理,夠一家幾口一年吃,生活上開銷全靠趙夫子收束脩,只是如今他年歲漸高,村中很少有孩子送過去念書。”
顧兆牽著周周手,一路積雪,兩人走很慢,正好說一些夫子事。
“相公十歲就中了童生嗎”黎周周算了出來。
顧兆嗯了聲,原身十歲中了童生,當時在村中也風光了一陣,小神童名號都叫了出來。可能也有傷仲永關系,后來原身就疏于學。
到了東坪村,趙夫子家在里頭,位置清靜有些偏遠。顧兆特意繞了下,從田地那頭進,直接避免了村口,繞到了趙夫子家。
趙夫子家院子和村里其他院子看上去沒太大區別。黃泥院墻,兩扇黑色木門,門上貼著對聯,紅底黑字,字體略板正一些。
應該是趙夫子八歲孫子寫。
顧兆抬手敲門,里面有婦人聲“誰呀”
“師娘,是我顧兆。”
腳步由遠及近,咯吱開了門。婦人挽著發髻,別了一根銀簪子,收拾很干凈利落,一見顧兆,笑著說“是兆兒啊。”目光又轉向顧兆身邊黎周周。
顧兆當即介紹“是顧兆妻子,黎周周。”
雖然周周是哥兒,但在正式場合,介紹妻子更尊重。
趙師娘一聽也明白過來,欣慰笑笑,招呼兩人進。黎周周來時就有些緊張,聽相公說夫子為人嚴肅,倒是師娘為人和藹很好說話,一見果然如此。
“師娘好。”
“好好。進來坐,怎么還拿東西了,客氣了。”趙師娘也沒推辭,接了籃子放灶屋,回來端著茶壺茶杯,給二人倒上了茶。
沒一會趙夫子出來,五十多人,穿了一身將洗干凈有些發硬夾棉袍子,人身消瘦,背脊挺直,臉上神色嚴肅,兩側顴骨高,兩頰深陷,沒什么表情。
黎周周瞧著就覺得緊張。
顧兆先和夫子打了招呼,黎周周也跟著叫了聲夫子。
趙夫子沒看黎周周,而是問顧兆上門有什么事。顧兆深知這位夫子為人固執,甚至有些古板,以前就愛板著一張臉,如今他做了上門婿,趙夫子是瞧不起上門婿,心里可能覺得他丟了讀書人臉。
但趙夫子再怎么瞧不起他,還是要過日子。趙銘打理十畝田,供一家六口吃,賣不了多少。平日里開銷都是靠趙銘媳婦兒和婆母兩人喂豬養雞,還有以前收束脩攢銀錢,趙夫子一心功名夢,他自知自己考不了,把所有期許都給了孫子。
讀書寫字科舉哪樣不要錢
顧兆先是說拜年來。趙夫子臉一黑,還沒開口,旁邊趙師娘先清了清嗓子招呼顧兆和黎周周喝茶,還說顧兆帶了肉糖酒,真是破費了。
趙夫子黑著臉把話咽進去了。
他這位師娘面上看著和藹見誰都幾分笑,但是管家拿捏趙夫子一拿捏一個準。顧兆心里笑,面上很嚴肅對著趙夫子拜了拜,說明了來意。
還想繼續讀書科舉,想請教夫子學問。如今住在西坪村,來往不便,以后攢了不會前來詢問,每年還是按照以前束脩給,一兩銀子。
“成啊。”趙師娘一口答應了,笑笑說“如今家里空著,兆兒來,正巧和澤兒做個伴,想問什么就問什么。”
趙澤就是趙夫子孫子。
顧兆借坡下,從懷里掏出他問題本。
“不打擾你們了。”趙師娘沖黎周周招招手,說“他們說起學問來,得一會,咱們去灶屋暖和暖和”
黎周周便和趙師娘去了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