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頭大一頭小,大爹說再等等就殺了。
干完了活洗過手,一家人坐堂屋里吃飯。熬出米油白米粥,黃米影子都瞧不見,野菜焯水后用鹽、醋,燒熱豬油淋上去,清爽可口。
“好吃。”
顧兆捧著粥碗幸福一臉說。
黎周周笑說“今年米夠,改明燜個干飯,我不放黃米,咱們就吃新糧。”
“燉半只雞。”黎大提。
黎周周說好。
吃完飯,收拾好。黎大說他去割豬草,撿柴火,讓兩人各干各事。黎周周便拿著竹簸籮,里面放著針線、剪刀、布去杏哥兒家找王伯娘做短襖,顧兆在家看門看書。
黎周周到了杏哥兒家,院子門敞開著,里面人也是剛吃過早飯,見了黎周周都是和顏悅色打招呼,杏哥兒婆母見黎周周帶著東西過來,說“你等等,我去拿件我襖子過來比劃下。”
等做時候,王家男人還把堂屋大桌子搬到院子里了。
杏哥兒、杏哥兒婆母、黎周周一起做衣服,大嫂許氏在旁邊看著,偶爾干個自己活。許氏過日子細發,家里一雙兒女,衣服是緊著穿,能打補丁就打補丁,短了小了拆了,添些別地方拆下來布,反正兩孩子衣服沒咋見過新。
以前杏哥兒婆母夸許氏會過日子,如今看大孫子孫女穿,雖然是干干凈凈,可補丁套補丁難免寒磣,便說“老大媳婦,今年收成好,我給老大銀錢給了一兩半,多了半貫,趁著有時間你也去趟鎮上扯塊布,給倆娃娃作身新衣裳。”
“娘不用了,他倆衣服還有夠穿。”許氏不想費這個錢。
杏哥兒婆母心里不愛,但黎周周還在這兒不好多說,回頭跟老大說說吧,她還能像黎家老兩口那樣偏王石頭,以后分家刻薄老大不成
以至于許氏現在就過摳摳縮縮,防著她不成
村里婦人、待嫁女孩都是上面短襖下面裙子,因為要干活,裙子一般做短一些露出個鞋面,短襖也是斜頸多,對襟少。
黎周周見鎮上老太太穿對襟,好看。
“這塊布好。”杏哥兒婆母一摸就知道好東西。
杏哥兒說“比我給元元買那塊還要貴三文錢,周周對他相公阿奶真好。”
“那是周周孝順,是個孝順孩子。”杏哥兒婆母說。
黎周周是哥兒,從沒做過女式短襖,得了王伯娘指點,怎么裁剪、怎么打樣,王伯娘還說人上了年紀就不愛穿掐腰收腰,那成什么話,穿出去讓人笑話,說老來愛俏,要穿寬一些。
做起來也快,一上午時間裁好了。
黎周周說東西放杏哥兒那兒他就不拿回去了,等中午吃了飯,下午再來。杏哥兒婆母先一口答應,“就放這兒,放心伯娘給你看著,不會丟一根針。”
“謝謝伯娘,我信伯娘。”
黎周周回家做飯,水缸也滿了,爹還沒回來,那就是相公去打水了。
“相公,你早上去打水啦”
顧兆聽門口動靜出來看,見老婆回來了,表功說“我乖不乖”還把腦袋湊過去,讓老婆摸摸。
黎周周笑著摸相公腦袋,夸說乖。
“我打了一半,村里叔伯幫我拿回來,我說不用都不成。”
“相公好,大家都喜歡緊。”黎周周自然說。
顧兆卷著袖子,跟周周進灶屋,他坐在灶膛燒火,說“不是我好,是地里莊稼好,家家戶戶手里松快了,人也和善起來,見誰都是三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