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躍下獄后,如今的禁軍外中內三衛都暫由燕小樓代管,一切井然有序,但對皇帝們來說,由一個人統率全部禁軍,顯然不如三個人分頭掌管來的安全性高。
溫晏然靠在椅背上,含笑看著殿內的重臣們。
她試著帶入大臣的視角看待眼前的問題這些人一方面要考慮誰適合禁軍統領的職位,不能推舉一個太差的對象上臺,畢竟按照大周制度,官員犯事,情況嚴重的話舉薦者也會有連帶責任,另一方面則要去揣測,皇帝心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溫晏然心中當然是有人選的,叛亂之后,天桴宮那邊已經得了封賞,可鐘知微那群人卻遲遲沒有賞賜,這顯然不合常理。
鐘知微有邊人血統,能進禁軍已經屬于破格優待,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為禁軍統領大周屬于“一家一姓之天下”,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鄙視邊人而看重中原人士,反倒是一件符合當前社會生產力與社會道德的事情,甚至假若溫晏然以此為理由只賞鐘知微財貨,而不對后者進行職位上的提拔,都不會有人議論天子刻薄寡恩。
袁太傅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
他雖然心懷野望,也是典型的大周士大夫出身,對邊人存在著天然的排斥感,而且袁言時能把忠臣扮演得連身邊親近者都不疑心,當然是因為他大部分情況下的言行舉止都十分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此刻在體會到天子似乎想要提拔鐘知微等人的意圖后,對同在西雍宮前殿內議政的一名侍郎做了些暗示。
那名侍郎立刻上前一禮,開口道“陛下,在商議禁軍統領人選之前,不若先行封賞當日有功的將士。”
溫晏然看對方一眼,不答反問“卿家是”
侍郎再度一俯身“微臣王齊師。”
溫晏然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頷首“原來是王卿。”
她其實早就知道此人,只是一直沒能把對方的姓名跟臉對上號。
評論區提及過,王齊師是袁言時的學生,只是不想依靠老師的聲名為官,所以才隱瞞了雙方的關系,被很多讀者親切地稱為“忠孝雙全王齊師”。
沒有對重要評論進行仔細研究的溫晏然并未理解到該稱號下的反諷之意,只是在心中默默將對方劃歸到了自己昏君派系的對立面,而且她其實不太能理解為王齊師為什么非要隱瞞跟老師之間的關系,但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理工科穿越者,溫晏然只能將之暫時理解為王齊師此人的人物設定。
溫晏然往椅背上一靠,笑道“那就依王卿所言,先議一議該如何封賞當日有功的將士。”
王齊師會主動提起話頭,當然已經有所準備,回稟道“微臣建議,加鐘校尉昭武尉,加其余禁軍將士騎尉,并賞賜以金帛。”
昭武尉五品,騎尉七品,跟上柱國一樣,都是勛職,有待遇卻無實權,而且不像爵位能傳之于后嗣,屬于武將的榮譽頭銜之一。
理解了王齊師的意思后,不用溫晏然親自開口,作為禮部侍郎的鄭引川就已然開口反駁“只加勛職,未免顯得太過苛待功臣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