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世家子女們的上限固然很高,但下限也實在低得慘不忍睹,導致很多地方上的主官根本就沒有處理政務的能力,不但無法抑制土地兼并,甚至所有事務都只能依仗郡吏縣吏去完成,而那些吏員都是本地出生,像當年的馬氏,曾經有段時間,同時出過三個郡丞,二十七個縣丞,直接把持了地方上的所有政務。
至于南邊那些地方,溫謹明爭取皇位的依仗就是世家,自然不會對他們大加打擊,不過除了世家之外,還有本地豪強可供下手,加上那些地方近年來又沒怎么經歷過戰亂,在崔氏等大族率先選擇投誠的情況下,局勢反倒比其他地方更加平穩。
崔益在北苑那邊就寫了數封急信給各個親故,一面讓家里加緊時間送有價值的人質入京,一面嚴詞告誡他們,無論建平對崔氏有何處置,都要老實配合。
天子既然能輕松打敗泉陵侯,那進一步平定四方,也并非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們現在固然是戴罪之身,但若能助皇帝安服天下,又怎知不能重新成為朝中重臣呢與青史留名相比,莫說官職財貨,就算是性命,也大可以拋卻。
溫晏然毫無預兆地點了一個人名出來“你可認得溫鴻溫郡守”
崔益聞言,明顯頓了一下,再開口時,語氣中帶有明顯的嘆服之意“陛下圣明。”
溫晏然面無表情地掃了他一眼她懷疑在這個時代,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智謀之士,一個條件是腦子里得確實有點東西,另一個條件說話風格得無限往謎語人方面靠攏
她看過評論區,對溫鴻此人有些了解,從姓氏看,此人明顯也是一個溫氏宗親,雖然沒有爵位在身,但按輩分,得算她跟溫謹明的叔叔,同時也是宗室中少見的真有安民理政才能的人物。
在厲帝時期,溫鴻就經常被外派到地方,被評價為有德有能之人,而且態度恭謙平和,又因為馬氏之亂后,東部局勢不夠穩定,就把此人丟過去做了郡守,在當時的評價里,不少人還覺得厲帝對溫鴻不夠厚道,總是挑艱難的任務派給對方。
大周對有爵位的宗親嚴防死守,各地的諸侯王更是被管束得無法沾手絲毫兵權,但歷代天子卻愿意相信那些沒有爵位在身的親戚,溫鴻此人的履歷堪稱無可挑剔,哪怕是對脾氣暴虐的先帝,都沒什么怨憤之言,但也正是這樣一個人,一旦劇情進展到天下大亂的環節,就會果斷開始割據一方,在部分情節中還曾登基稱帝。
溫晏然又問“田東陽也曾久居南部,想來他的學生也多托庇于崔褚兩家”
崔益“田東陽曾游歷天下,各地皆有相善之人,在來徐州之前,曾久居承州。”
承州也在東部。
其實在泉陵侯的團隊中,最相信玄陽上師的是褚氏那邊的人,至于溫謹明本人,更多的是想借對方的名頭,證明自己比建平那邊更加天命所歸,崔益本人也不大相信那些神道之事,既然天子問起,索性就多交代了一些“玄陽子本人被陛下明正典法后,他的學生們也并未在徐州多加逗留,如今應當是回到了承州附近。”
溫晏然微微點頭“崔君還有什么事要告知朕么”
崔益喉頭滾動,卻一言未發,只是斂容向著前方的天子鄭重拜了一拜,起身告退。
溫晏然讓身側內侍送崔益回去,自己合上雙目,在木榻上靠了一會,半晌后才向身邊人道“阿曲,你著人準備一副棺槨,送到大理寺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