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賈瑚他們已經在最后那一波了,等賈瑚他們坐定以后,沒過多久,就有鑼鼓聲想起,示意本場考試已經開場了。
有四五個衙差各自舉著印有試題的木牌,在考場上巡回展示考試的題目。
這第一場是正場,但凡沒過的,也就無緣府試了,所以第一場的題目也都是早就有定式的。
考得不過就是四書五經文,試帖詩等之類的東西。
不過所謂八股么寫的詩文都有一定的格式,連帶著連題目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但因為朝代不同,這科舉的格式與賈瑚的前世也有不小的差別。
饒是賈瑚刻意注意,可不經意間還是會下意識地用上前世的格式。
唯一好的是,大寧到底是開國沒多少年,在格式一道上也并不算嚴苛。
賈瑚看了一眼,巡回走動的衙差舉著的木板,到底不過是縣試,考得也并不難,連截搭題都沒用上。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這是出自論語季氏的一句話,十分中規中矩的一道題目。
從這道題目中也能看出點,出題的考官怕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人。
那么,寫賦的時候,必然是不能出現什么驚世駭俗的言論,只需要略微加一些出彩的東西上去就可以了。
賈瑚一看到這個題目,就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賈瑚不過是低頭思索了片刻,腦子里就差不多已經有了初步的輪廓了。
賈瑚一邊研墨,一邊在腦子里往輪廓里填充細節。
等到墨研磨好以后,賈瑚也就已經構思地差不多了。
賈瑚正提筆要往試卷上寫,又突然想起來,當初在族學的時候,先生看他做文章,還特意提醒過。
因為前朝吏治腐敗,科舉舞弊嚴重,常有那種泄露試題之事,甚至有些連論語都背不全的人竟然考中進士這種事情。
所以到了本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所以考生的草稿紙上必須也有草稿,不然就會被認為是抄襲,或是有舞弊之事,是提前知道了答案,才答得這么順溜。
當然了,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打草稿,直接下筆成文,確實也是個不太可能完成的。
更何況,在科舉中,試卷上是不允許涂抹的。
但凡有一處潦草的字跡或是涂抹,那就直接可以宣告無緣下一場了。
只是這些題目對于賈瑚來說實在是不難,更何況,只要答得中規中矩一點就已經可以了。
賈瑚只能按著規矩,先在的草稿紙上打一邊草稿。
這名義上說是草稿,但賈瑚早就心中已有文章,自然是下筆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基本就沒有停頓的時候。
賈瑚的這幅模樣,自然是跟考場上其他的人完全不相同。
監考的考官看著都還未到束發之年的賈瑚,端坐在位置上,下筆如有神助一般。
考官自己出的題,自己也心里清楚,題雖然算不上難。但是卻也決計沒有那么簡單。
大概就是歷屆試題中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