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各位。我是西列斯諾埃爾,你們可能聽說過我的名字。"西列斯說,"布萊特教授出了點事,所以未來一個月里,我會成為你們這節課的代課老師。
"我們總共只有這么簡短的相處時間,為了能夠讓我更真切地了解你們的知識水平,也為了讓布萊特教授隨時把握你們的學習進展
"總之,我會在每節課結束的時候布置一份小作業,并且在下節課開始的時候進行講解。
"這些作業不會影響到你們的最終成績,不過確實會被呈交到布萊特教授那邊,所以希望你們可以用心完成。
他說完這些話,臺下原本嘻嘻哈哈的學生們頓時陷入死寂。
走了一個老古板,來了一個小古板還是個更嚴格的小古板他們面面相覷的眼神中體現出這樣的意思。有一兩個學生甚至望向了朱爾斯和多蘿西婭,目光中頗有震驚之意。
那意思大概是這就是你們的導師
西列斯面不改色,平靜地等待著學生們平復心情,然后才低沉地補充了一句∶"放心,作業不是很多。"
臺下的學生們∶
加這一句話也毫無安慰的感覺啊
不過西列斯已經十分順其自然地說∶"那么,接下來就開始我們的課程吧。我從布萊特教授那里了解到,你們接下來即將進行的是小說敘述與形式方面的課程,是這樣嗎"
學生們安靜了一會兒,然后才稀稀拉拉地響起了附和的聲音。
"那么我們就從這里開始。"西列斯說。
他大致講解了小說的發展情況,并且說∶"從沉默紀開始,小說的形式趨向于成熟,作家習慣在小說中討論各種問題。
"小說的內容變得越發復雜多樣,但同時,關于小說的創作,也有更多的問題擺在了作家們的面前。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作者和人物,誰才是小說中真正應當出現的''聲音''
"比如小說中出現了明確的環境與細節描寫,這是角色看到的嗎還是作者''看到''的作者應該離敘事者有多近"
一名學生迷茫地問∶"但是,不正是作者創造了書中的世界嗎"他頓了頓,又說,"如同神明決定著信徒的觀念一樣。我們也不可能違抗神明。
西列斯望了望這名學生,片刻之后,他說∶"但神明已經隕落,作家終將逝世,而那些寫成的小說卻仍舊存在著。"
教室內沉默了片刻。
隨后,西列斯說∶"小說始于戲劇、始于獨白。在一開始,那些故事是為神明而存在的,角色沒有心靈、沒有意識,是神明手中的呆板泥塑,依照著神明的想法行事。
"當戲劇誕生,角色們站在舞臺上,開始對觀眾說話。從這個時候起,人類的故事創作是為了對另外一批人類說話。是觀眾看到了這個故事、看到了角色們的人生與內心。
"而現在,小說面向的是一批無形卻又的確存在的觀眾。角色們以及創造這些角色的作者他們對著無數讀者說話,隔著紙張與文字,分享著這個有去無回的故事。
"現在,這個故事并不是說給神明聽的,諸位。"
西列斯用近乎溫和的語氣說出了這段話。
當學生用"神明與信徒"的關系來比喻"作家與人物"的關系的時候,西列斯就感到一種微妙的,屬于這個世界的神秘力量的那種影響。
這個世界深深地烙印著舊神留下的痕跡,而那是西列斯從來都不怎么習慣的東西。
針對課堂上
隨后,課程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直到西列斯宣布下課,并且布置了一個小作業提及的某篇小說的五百字閱讀理解。結合課堂內容,這可算不上什么復雜深奧的難題。
學生們看起來也松了一口氣。他們目送著西列斯首先離開課堂。
在西列斯離開之后,一名學生嘀咕著說∶"這么看起來,教授還是挺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