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油,熬甜漿,放到罐子里。
剩下的渣滓,可以制做成精飼料,喂狗喂豬喂馬騾。
忙碌著,夏天過半,官府開始安排流民返鄉。
山崎套上馬騾車,帶隊進城提錢。
又灑出去近一百兩銀子,蟋蟀賺的錢基本上用光了。
大家買了相對便宜的谷子和麥子,帶回村去磨,山崎則兜售油與甜漿,由于糧價漲了,這些價格也漲了。
十升一罐的油五兩銀子,甜漿是六兩銀子。
山里的堅果油更香,而甜漿比糖漿多了份自然的酸。
一車貨賣掉,也就回來一百多兩銀子。
繼續買了一車罐子回去,然后找村里的石匠買了磨盤,就要石匠做好擺在那邊的。
村里有公用的大磨盤,但那要排隊,哪有自家的好使。
等石匠帶人把磨盤裝進磨坊,由馬騾去推磨,什么都能碾碎了。
去城里的人回來,也來借用磨盤。
按規矩,留下了麥皮等,作為飼料。
村里出鍋灶,讓流民把米面做成米餅面餅,然后送流民離開。
山崎拿回了柴刀,正好與張氏一人一柄。
一個進山,一個看家。
……
新一批雞仔長大了,山崎請示張氏后,沒有立刻去賣,留到過年前再去賣。
開始吃雞蛋,煮雞蛋,炒雞蛋,煎雞蛋。
還有雞蛋面粉和在一起,加上蔥鹽,做成餅,陶樂樂能吃兩張大餅。
天氣轉涼,蟋蟀熱也涼了。
到底賣了多少蟋蟀,賺了多少錢,沒人知道。
反正村里賣涼茶的賺了,賣吃食的賺了。
陶樂樂挖了二百多斤蓮藕,醋溜藕片,炸藕圓子,百吃不厭。
還有就是糯米蓮子羹,加上甜漿,每天下午來一碗,晚上還能繼續吃碗咸肉菜飯。
而趕在水涼之前,把菱角挖出來,也挖了二百多斤。
吃不慣,拿著釀酒,渣滓當飼料。
隨著秋收,糧食多了,飼料多了,牲口價格不便宜,但屬于正常價格。
山崎又賣了一輪油與甜漿,買了罐子,還拖了一頭二三百斤(十六進制)的肥豬,五十兩銀子。
回來路上,遇到一大群公子哥和大小姐,帶著家仆丫鬟,去山里打獵。
山崎在路邊禮讓,等他們過去了再走。
回到家,也就沒進山了,以免被誤射中,反正不差這幾天。
村里都一樣,都忍幾天。
唯有獵戶淚汪汪的,因為這純屬搶生意,雖然已經習慣了,但還是忍不住。
熊,野豬,狼,狐貍,鹿,兔子,鼬等,公子小姐們禍害了不少,滿載而歸。
大家連忙進山,趕在入冬前,多采集草料野菜和果子。
山崎家里物資多,每天背著竹筐,挑著扁擔,進山跑一趟,很是悠哉。
不過多余時間還要忙家務,尤其是給陶樂樂做各種零食。
大半年下來,小家伙已經眼見著胖了一圈不止。
不是活動太少,是吃的太多太多。
頓頓有油,天天有肉。
三餐吃到撐,零食吃不停。
不胖,才奇怪呢。
而隨著天氣轉冷,兔皮竹鼠皮的衣物加上,頓時又肥了一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