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即便不舍也終究要分別,該囑咐的都已囑咐過,沒有其他的離別之言,最后姜舒和姜澤便只是無聲地向長輩們辭別作揖,接著踩著腳凳上車,坐進了馬車內,在官兵的護衛下緩緩離去。
隨著馬車駛出城門,姜舒望見外面景致的變化,不禁回想起剛穿來那日和侄子一起乘馬車離開巽陽的情景。
只不過彼時陰雨綿綿,沿路皆是蕭瑟荒涼之景,如今卻是陽光粲然,官道旁滿是豐茂的農田。
放下車簾,姜舒嗓音溫和地對身邊人感慨“今后,你我叔侄二人便要互相作伴了。”
話落,轉頭看到少年白凈的面龐上掩藏不住的笑意,姜舒挑了下眉問“怎么,離開祖父母這般開心”
“并非如此,”生怕他誤會,姜澤忙解釋道,“對祖父母,阿澤自是不舍,但相比閎城,我還是更喜歡密陽。”
“哦你喜歡密陽什么”
“很熱鬧,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外賣”姜澤第一時間舉例道,旋即看到叔父笑瞇瞇的表情,又連忙靦腆地補充“不過我還是最想去庠序上學,想穿校服,和大家一起上課。”
提起此事,姜舒倒是思考起來。
以姜澤的年紀本該去庠序的蒙館就讀,但因蒙館招收的多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所教授的都是最基礎的開蒙課程,這些姜澤早已學過,沒必要再學一遍。
而若讓這十二歲的小少年去上經館,又未免不太合適,況且經館的設立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官府輸送吏員,所教授的課程也偏向官吏速成班,這與家中想要讓姜澤學習的東西顯然是不符的。
由此,他覺得郡學需要再開設一個單純學習知識、培養人才的學館。
這點姜舒其實早有考慮過。
目前的經館最適合的就是已懷有一定學識基礎的寒士和玩家,在經館學習于他們而言就仿佛是一個培訓和考核的過程欲入官府,必須要進郡學,參加畢業考試,獲得好成績,這已經成了一些玩家及原住民的共識。
但這樣短暫的教育終究不是長遠之計,自蒙館至經館,其中還有長達數年的空缺,是需要學習任務來填滿的。
之前庠序剛開辦,師資力量不足,也招不到合適的學生,姜舒便暫時沒有新立學館,而今第一批蒙館的學子已將到了升學的時候,也是時候再開設一個新的學館了。
在姜舒看來,一個勢力想要長久地發展壯大,人才和教育絕對是頭等大事。
正好,馬上又是一季招生入學季,為了趕上開學,回到密陽后,他召集兩府僚佐開會,提的第一件事便是新學館的設立。
于此,眾官員都沒有異議,如劉汕、秦商等人更是大力支持。
“只是,今年庠序經館招生人數已提升至三百人,若此時建立新學館,郡學恐怕難以容下這眾多生徒。”劉汕說出自己的顧慮道。
“無礙,可以另擇一地,作為郡學新校區,此事不著急,第一屆蒙館學生明年升學,還有一年的準備時間。”姜舒說出早就想好的應對策略,“至于今年,可先開設一個十幾二十人的小班級,招收附近適齡的士族官員子弟入學,嘗試摸索確立新學館的教學方式,方便明年的開課。”
說罷,他又抬起視線掠過眾人,微笑道“諸位家中若有適齡的子弟,歡迎前來報名入學。”
劉汕聽聞此言便放心下來,只是開設一個新班而已,大不了讓先生們忙碌些,多排些課程,時間緊是緊了點,總歸是可以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