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陣,陶東來對已經目瞪口呆的羅升東問道“羅把總覺得這民團練的如何”
羅升東朝古衛一拱手道“古長官練兵有方,在下實在佩服。只是還有一事不明,想要請教。”
古衛哈哈一笑道“說吧說吧,我也很想聽聽同行的意見。”
“在下觀這隊列,均是以橫排為基本隊列,且軍士之間距離極近,這是何道理此時赤手空拳倒是無憂,若是手持兵器,在下認為恐會有誤傷之虞。”羅升東恭恭敬敬地問道。
古衛先跟陶東來交換了一下顏色,見他沒有表示異議,這才答道“你說的沒錯,如果按冷兵器來說,他們站的距離的確已經近到會影響兵器的發揮,不過我們也并沒有打算讓他們以后使用刀槍弓箭之類的武器。”
羅升東腦子也算轉得快的,立刻便醒悟過來“這些民團,貴方也打算給他們配發那種連發火銃這這未免”
“太奢侈是吧”陶東來笑著接過了話頭“如果配發我們用的那種火銃,的確是奢侈了一些。不過我們準備生產一種比較便宜的,功能上沒那么強的火銃,專門用來裝備未來的民團。”
羅升東心道全員配發火銃,你這還是民團只怕將來把崖州的駐軍拉出來也干不過海漢人組織的民團了。
“昨天送來了兩桿試制品,有沒有興趣放兩槍試試”古衛不失時機地展開推銷。
穿越眾在軍事科技和工業制造上的優勢,讓執委會將軍火生意也當作了未來一門十分重要的外貿項目。而軍火生意最大的買家,當然就是各個國家的國防部了比如大明兵部。這樁生意雖然具有相當豐厚的利潤,但也首先得有人吃螃蟹才行,而羅升東作為執委會拖下水的第一個大明軍官,顯然非常適合用來作為未來開啟這項特殊貿易的突破口之一。
在執委會的高度重視之下,火炮和火銃的試制工作都在田獨鐵礦投產后立刻被列入了優先進行的項目清單。火炮的試制工作目前進展得很順利,6磅炮的制作工藝已經得到進一步完善,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批量生產。而這邊的試射靶場也通過數天的不斷射擊校正,逐步整理出了6磅炮的實用射表。木工房正組織技術攻關,對船用炮架進行改進,爭取早日能將6磅炮裝到現有的兩艘明式帆船上。
而火銃的試制工作也按照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的原則,先從初級的火繩槍開始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北美幫的幾個槍械專家倒是幫了大忙,他們都曾參加過復刻歷史著名戰役的表演,接觸過各個年代不同制式的火槍,對于16世紀至19世紀的火槍進化史有更為直觀的認識。不管是制造工藝,還是火槍兵的戰術,北美幫都不少有用的信息,協助冶金車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首批樣槍的試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