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彌接著說道“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現在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新港建設所需的物資有絕大部分都必須從大本營運過去,而且因為有很多東西需要大本營這邊不斷生產出來,很有可能一趟兩趟還拉不完,所以也沒法讓所有船一直跑新港和越南之間的航線拉人。以我們的估算,要保證新港的建設進度,至少要分出一半的船返回大本營運送物資才行,所以運送人口的速度可能達不到越之云說的那個標準。”
“那到底能保證多大運力,你們給個準數行嗎”建設部的劉山夏已經被這兩個家伙給繞暈了。
“前半個月頂多八百人,一個月之內能運一千五百人估計就已經是極限了。”越之云總算是交了底。
“夠用了”劉山夏重重一拍桌子道“只要勞動力能達到這個數目,二十天之內我就能完成港區到開采區的軌道建設當然,只是單線軌道,建設復線軌道要麻煩得多,不過如果有必要的話,那兩個月之內應該也能完成復線軌道的建設。”
接下來王湯姆又斷斷續續地回答了幾個提問,不過都是些比較容易處理的問題,王湯姆三言兩語便完成了答疑。陶東來看看差不多,便宣布會議進入下一個議程,對海外開發行動計劃作最后的審議。
“物資供應情況由我來說一下吧。”陶東來打開自己面前的筆記本開始進行說明“目前的物資籌備主要有四個項目,分別是生產工具、建筑材料、食品補給和生活用品。”
“生產工具的生產目前是由冶金車間和木工房在負責,截止今天下午,我們準備了鐵鍬、鋤頭各三百把,鐵錘,斧頭各一百把,鑿子、鋸子、竹筐、扁擔等工具若干。目前生產部門還在加班加點的趕制工具,爭取能夠在行動開始的時候起運足夠新港第一個月建設所需的工具。”
“建筑材料方面,除了大量的水泥之外,我們已經拆除了一號基地內的數間活動板房準備裝船,屆時將用來搭建新港的指揮中心和成員的居住點。至于移民的住房,將沿用二號基地的模式,以高架船型屋之類的竹木結構建筑為主。另外我們還需要追加制造一批貨運軌道,這部分的生產計劃由相關部門在會后再做詳細討論。另外新港碼頭的建設,在前期將采用竹木棧橋為主,等到當地的水泥窯投產之后,再逐步修建永久碼頭。”
“食品補給方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因為我們可能從一開始就必須要在當地供給上千人的吃喝,這個壓力可不小。糧食問題我們打算分兩部分來解決,一是先從大本營起運足夠千人一個月的糧食,二是在當地采購部分糧食,畢竟離產糧區那么近,我們現在也不缺錢,可以就近多采購一些,這大概將是今后新港所需糧食的主要輸入渠道。等當地的人口滿足煤礦生產需要之后,也可以小規模地組織農業開發,種一些糧食蔬菜來補充一下。”
“至于生活用品,除了派駐人員的個人行李之外,我們還準備了用于生活設施的光伏發電設備,一套短波軍用電臺,二十多部步話機,可供千人使用的凈水設備,熱水鍋爐和管道。另外冶金車間還專門趕制了一批蜂窩煤爐,到時候派駐新港的人員就不用像大本營這樣還得燒柴灶度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