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此之外,海漢人承諾的經濟報酬才是魏平他們所關注的重點,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原本薪餉的雙倍,而且每個月還有整整五十兩的“榆林巡檢司特別辦公經費”,僅這筆銀子一年下來就有六百兩之多經過簡單的商議之后,眾人決定這筆銀子由魏平獨得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其他十二名手下均分。
不過計劃雖好,但始終趕不上變化,到勝利港的第五天半夜便有一個家伙試圖翻出小院逃跑,結果被牽著大黑狗的巡夜隊給抓了個正著。第二天早上從勞改營來了個姓任的海漢頭目,讓人將這個倒霉鬼押走了,他將在勞改營完成三個月的苦役當然這段時間之內他將不會有任何的報酬可拿。這個姓任的海漢頭目還表示,因為巡檢司捅了這么個婁子,這第一個月的“特別辦公經費”將被直接扣掉一半,如果再有類似的情形出現就扣掉全部。
有人多嘴問了一句如果有第三起又會怎樣那個任頭目陰惻惻地笑著回答說,如果這種事發生第三次,那巡檢司所有人都直接送進勞改營不解釋。
于是為了大家的利益著想,剩下的人從此就安生多了。魏平發現不少人甚至會互相提醒,目前的生活狀況沒什么值得抱怨的,千萬不要有什么越軌的想法,好好在這里待個兩三年,回崖州就可以買房買地了。這幫人每天便在院子里待著,看海漢人指揮著那些百姓不斷地修路建房。
當然港口上來了一批新移民的時候,這幫人也會一起站在小院的柵欄后圍觀,并且打賭這批新移民中會不會有人在碼頭上就因為不服從指揮被抓進勞改營去。魏平的眼光卻是要比這些下屬高一些,隨著移民一批一批的到來,他的心也在一點一點地往下沉這里的人口越多,就說明海漢人的力量在越發壯大,而這個地方恢復到大明治下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而巡檢司的名頭在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任何影響力,就魏平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本地人而言,不管是執勤的民兵還是送飯的普通小工,都是言必稱“執委會”,根本沒人在意崖州官方對于這個地方是什么樣的態度,這也是魏平在崖州其他地方從未見到過的景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利用這些本地人向崖州傳遞消息也就成了很不實際的想法,如果一定要這么做,想必消息直接傳到海漢人耳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時間到了一個月之后,巡檢司這邊沒有再出任何的岔子,執委會如約給他們發放了一半的“特別辦公經費”當然,這筆錢也是以流通券的形式發放的。他們被告知只有今后離開勝利港的時候,才能將這些流通券兌換成等值的白銀。
不過這其實也無足輕重,因為他們在這地方根本沒有花錢的必要,衣食住都由海漢人全部負責,至于行,一直被禁錮在院子里也行不到哪里去。而海漢人對外出售的東西就只有鹽和玻璃器具,并且就連這兩樣東西人家也只對商家銷售,根本不賣散戶就算他們買了也沒法運出去。
鑒于巡檢司這幫人表現良好,執委會終于同意給他們多一些活動空間,但仍然將范圍限定在了“巡檢司周圍三十丈距離之內”。至于在這三十丈距離內所能做的事情,基本就只有每天三頓飯的時候自行到一號基地大門外的食堂檔口領飯了。
雖然活動范圍小得可憐,但巡檢司上下都很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甚至連一貫喜歡差遣手下做事的魏平都改了習慣,每天都親自去排隊領取三頓飯,就連早上這頓也是如此。魏平每天都是出來吃完早飯之后,才回到巡檢司小院去繼續睡個回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