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的順化戰役結束之后,南越阮氏政權隨著順化城的失陷而宣告覆滅,海漢出兵的主要目的也得以完成。戰后北越朝廷已經沒有能力償付海漢民團繼續作戰所需的軍費,于是包括黑土港特戰營在內的海漢民團大部隊便各自撤回駐地,并沒有參加下一階段清剿南越殘余武裝勢力的行動。
阮氏政權雖然已經倒臺,但這并不意味著之前由其統治的區域就會立刻改名換姓跟著北越朝廷走。例如像廣治這樣的大城,城中的守軍依然是選擇了軍事抵抗而非舉手投降。而北越軍隊所具備的作戰,特別是對大型城池的攻堅能力,卻遠遠不能跟海漢民團相提并論。
在南下攻打順化城之前,北越軍隊就已經包圍了廣治,但為了不讓海漢獨占順化城,北越大將鄭柏還是選擇了率領主力部隊南下先打順化,再回頭解決廣治。不過順化雖然打得較為順利,但戰后卻不得不要分出一部分軍隊留守順化,一是要看守過萬的南越戰俘,二來要維持當地的戰后社會秩序,第三還得抓捕那些仍然躲在城里某處的南越高官要人。
等鄭柏把這些工作布置好,時間已經到了四月下旬,然后鄭柏才揮師北上,開始攻打廣治。然而戰事并沒有他之前預計的那么順利,廣治城中的守將是南越阮福源的女婿,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意愿,反倒是趁著北越大軍南下圍攻順化的時候,對城外的北越軍展開了數次主動攻擊,雖然沒有能夠實現突圍,但也造成了北越軍較大的傷亡。等鄭柏帶著大部隊返回廣治城外,留在這里包圍廣治城的北越軍竟然已經損失了近四分之一,如果再拖上十天半個月,說不定就真的被城里的南越軍給突圍出去了。
相比海漢民團,北越軍在戰力上最大的短板就是火炮太少,而這就直接導致北越軍在攻城戰當中的手段比較少,幾乎只能靠著較為原始的攻城方式來操作。而反觀城中的南越軍隊,因為無路可退,將領又有死戰的決心,戰斗意志一點也不比城外的攻方差。
雙方在城內外對峙兩日之后,北越軍便發動了攻勢。但由于缺乏遠程火力的攻擊,這種靠著戰兵攀爬木梯攻城的老式戰法并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前幾天的攻勢除了白白付出了上千條性命之外,就根本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
鄭柏當然沒有興趣跟守軍在廣治城下慢慢磨下去,因為此時他們的糧食供給,還得依靠海漢的船只從海上運來,戰事每拖一日,北越朝廷就得為雇傭這些船只付出近千兩的運費,這對于目前軍費吃緊的北越軍來說絕非什么好消息。
鄭柏直到這時候都不是很明白海漢民團究竟是如何轟塌了順化內外兩道城墻,因為他也同樣集中使用火炮對廣治城城墻進行了轟擊,但效果顯然離轟塌城墻還差得遠。最終他也只能把這歸結為海漢人手里還掌握有某些并沒有向北越公開的秘密戰術,盡管猜得倒是八九不離十了,但這對于當下的戰局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所以他還是不得不采用最傳統的攻城方式來攻打廣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