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來的這位特使倒也不是外人,就是最初派去黑土港的船隊在清化海岸搭救的難民鄭林,這人因為與北越權臣鄭氏有親屬關系,由此才讓執委會跟北越朝廷搭上了關系,有了后來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全方位合作。而鄭林回歸升龍府之后,因為在黑土港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海漢人較為了解,也就被委任為了特使,專門負責處理海漢相關事務。升龍府朝廷以租界名義承認了海漢對黑土港的實際控制權之后,鄭林被任命為觀察使,在黑土港又居住了一年時間。
當然在此期間鄭林所享受到的待遇就與當初逃難時有著本質的區別了,基本上吃住標準都是跟穿越者齊平,而這樣的生活水平已經超出了他在升龍府的待遇。在升龍府將他調回去委任新職務的時候,鄭林其實還頗有點舍不得離開黑土港了。
安南朝廷今年給鄭林所委派的新任務,就是與海漢商議南方四港的合作開發方案。而安南朝廷之所以會如此積極地主動參與進來,主要還是因為海漢主持開發的北方三處港口所產生的經濟收益讓安南的執政者看到了海貿的便利和潛力。而南方原本最為繁華的幾處沿海商貿港口,洞海、順化、會安,統統都已經毀于戰火,大量的明商選擇離開安南,回到大明或是在三亞落腳,而葡萄牙人暫時也沒有在南部海岸獨立建設大型港口的能力,南方地區的海上貿易幾乎陷入到停滯狀態,這讓曾對南方海貿寄予厚望的安南朝廷感到非常不滿。
安南執政者原本的打算讓海漢人擔負起建設新港口的責任,這樣雖然會將土地的所有權無限期地置于海漢人的控制之下,但至少能夠有機會挽救安南的財政狀況,讓已經空空如野的國庫能夠重新充實起來。然而海漢人不知吃錯了什么藥,以往都是達成協議后就手腳飛快地開始建設港口,唯恐安南這邊反悔,涂山港甚至是以邊建設邊談判的方式來拿下的租界權限。但這次在順化戰役結束幾個月之后,海漢那邊都還沒有進一步的動靜,他們戰前索要過去的濱海地區依然是一片荒蕪,絲毫沒有要開工建設的跡象,這就讓安南執政者有點坐不住了。
海漢人雖然是以租界的名義占有了北方濱海區域的黑土、涂山、永安三處港口,但安南朝廷還是從這幾處港口的進出口貿易中獲得了不少的收益當然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直接進入了壟斷貿易的各路權貴口袋。盡管海漢對安南的貿易幾乎就完全是工業國對農業國的貿易剪刀差實例體現,但對于窮得快要當掉褲子的安南朝廷來說,這些港口所帶來的海上貿易還是帶來了一定的收益,讓安南有機會將本地那些不太值錢的稻米、木材、藥材、象牙等商品換取到更好的報酬。
在順化政權覆滅之后,安南朝廷當然不會滿足于僅僅限定在三個港口的進出口貿易,南方的千里江山同樣也有很多的好東西可以賣給海漢人,前提是當地有大型的商業港口。然而等來等去,得到了建港地皮的海漢人卻遲遲沒有開工,安南朝廷眼看著這么等下去除了白白浪費時間也不是個辦法,最后終于決定派出使者,前往三亞把事情說個清楚。
鄭林在三亞地區的老熟人并不多,王湯姆算是其中之一,當初搭救鄭林的那支特派船隊,王湯姆就是指揮官。因此執委會也將王湯姆納入到這次的接待人員當中,鄭林見到了王湯姆之后倒是絲毫沒有安南官員的架子,仍然口稱恩公,連連道謝當初的救命之恩。王湯姆推辭了好一陣,才讓鄭林改口以王兄相稱。
除了王湯姆之外,與他一起負責接待安南使者的還有施耐德。也正是有施耐德這種精于算計的老狐貍在場壓陣,王湯姆才肯勉為其難地接受這個原本應該由外交部門來負責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