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我可以收,但他們不能作為合格的勞動力計算進去,我們要的三千人,你還是得想辦法湊夠人數才行。“阮經貴跟在施耐德身邊幾個月,別的不說,這算計別人的本事可是學了不少,不但要把這些不合格的人口留下來,而且還要讓鄭林設法補足差額。
鄭林一聽也覺得頭大,湊齊這三千人就已經把方圓近百里的人口搜刮的一干二凈了,要是照阮經貴這種選法,恐怕三千人里得挑出千八百個不合格的,還得再從外地用船運人過來,這里外里的消耗算下來可就大了。
鄭林當下便搖頭反駁道“阮專員這話就說得不對了,我們征發勞工的時候不拆散家庭,的確是希望貴方能把他們都作為勞工接收過去,但既然不合格,那不合格的人,我們也沒有理由要免費向貴方。“
鄭林不肯讓阮經貴占了便宜,而阮經貴也不愿吃這個悶虧,兩人便就此僵持不下。不過阮經貴手下的人可沒閑著,不斷地從民眾隊伍中挑出那些明顯條件不符的人,而這些人的家屬往往也會因為這樣就跟著出了隊伍,于是很快在隊伍之外就有好幾百人被單獨圈禁起來。有些半大孩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看到海漢民兵手持步槍上閃閃發亮的刺刀,就忍不住大聲嚎哭起來,場面頓時一片混亂。
“發生了什么事情“正在這個時候,劉山夏終于回來了,正好撞上這亂哄哄的一幕。
兩人把前因后果一說,劉山夏聽完也有點哭笑不得。這事兩家都各有道理,但站在劉山夏的角度,當然還是維護自己人為優先選擇。
“鄭特使,這不是我們的人有意為難你,當初協議怎么定的,我們就怎么執行而已。不管這些不合要求的百姓最后去向如何,這三千名合格的勞工,你們始終還是得出來的,不然這工期繼續拖下去,受到損害最大的還是你們自己。你好好考慮考慮“劉山夏也不說誰對誰錯,反正先把三千名勞工的事咬定不松口。至于這些被挑出來的人最后到底怎么處理,他反正也不急。
這地方距離升龍府一千多里地,鄭林又沒有海漢那種隔空通話的神技,想盡快向朝廷進行請示都沒辦法。如果派使者回去請示完再過來,大半個月就過去了,而海漢人顯然不會有那么好的耐心在這個海灣里一直等下去。
鄭林猶豫了很久才應道“這樣如何,我們各退一步,這些條件不符的人,便兩人折算成一人,這樣彼此都少些麻煩。“
阮經貴眼光瞥見劉山夏面色有些猶豫,似乎要同意鄭林的建議,當下便搶在前面開口道“兩人折算一人怎么能行你看這小的小,老的老,哪個不是需要人照顧的以我之見,起碼要五人折算一人,這才算公平。“
“五人“鄭林差點就要喊出“你怎么不去搶“這句話了。
“你要覺得不妥,那就把這些人送回去吧,反正我們接過來也沒法讓他們做事,只能白吃糧食。“阮經貴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