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即便是從果阿出發,這消息一來一去,大概也得要半年上下才會有第一批奴隸到貨,因此在那之前,海漢各個工地上的各種危重體力勞動還是得依靠苦役營這些勞動力頂著。盡管因為各種事故而造成的折損率相當高,但正如喬志亞先前所說的那樣,至少歸化民的傷亡率是控制在了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而這也正是執委會所比較看重的指標之一。
在這起工傷事故發生之后的一周內,昌化至石碌交通線的各處工地上又死了四名苦役奴隸。其中一人是病死,一人是在試圖逃跑時被民兵當場擊斃,剩下的兩人才是正兒八經的工傷丟了性命在昌化江鐵路橋的施工現場不慎落水,直接就被江水給沖走了,兩天后有人在下游的河灘上發現了他們的尸首。
三月中旬,陶東來離開昌化港返回勝利港。還有半個月時間就是穿越三周年到來的日子,而這已經成為了海漢治下地區每年固定慶祝的主要節日之一,執委會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要提前安排,陶東來也必須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主持大局了。
除此之外,各個駐外機構的主要領導人都會在這段時間返回勝利港,履行一年一度的述職任務。而執委會的主要成員,在此期間也基本不會外出,都要留在勝利港參與商議下一年度的各種規劃。
不過在周年慶慶典到來之前,讓海軍盼星星盼月亮的蒸汽機操作維護人員終于是到位了,“威嚴號”在某個清晨用嘹亮的汽笛聲宣告了蒸汽戰艦時代的來臨這要比世界上的首艘蒸汽輔助動力戰艦,法國人于1849年建造的“拿破侖號”足足提前了兩個多世紀的時間。
當“威嚴號”的煙囪里冒著煤煙駛離軍港碼頭的時候,對岸民用碼頭上的很多人都看直了眼這艘大戰船明明沒有升起船帆,為何還能在海面上航行還有這船上不斷噴出的黑煙,難道是失火了不成
在“威嚴號”駛出勝利港的過程中,王湯姆臉上一直都掛著淡淡的微笑。作為推動蒸汽戰艦計劃的主力之一,王湯姆非常享受這種得來不易的快感。另一艘同級別姊妹艦“威風號”戰艦,也將在上半年之內正式加入海軍編制。這兩艘代表了民團海軍最高等級戰力的新式戰艦將分別駐扎在勝利港和新落成的香港島南港,并成為三亞和珠江口海域兩支艦隊各自的旗艦。
當然了,在造艦方面也不盡然都是好消息,由于建造這種新式戰艦的費用過于高昂,執委會已經下令暫緩第三艘蒸汽輔助動力戰艦的建造工作這第三艘船本來是要分配給駐安南的海軍使用,不過因為安南內戰已經宣告結束,執委會認為將這么強大的武力常駐在中南半島似乎有一點浪費,而南方的幾處港口才剛剛開始動工,即便今年造出來,也只能駐扎在并不會爆發戰事的北方,實際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