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希望這些人能本分點,別給我惹出什么麻煩就好”邱元嘆息一句,又反復看了幾遍電報內容之后,這才將其放進了存檔的文件夾里。
“邱主任,與會人員都已經到了。”歸化民秘書站在門口向他匯報道。
邱元今天所召開的會議其實跟張新在儋州召開的那個會性質一樣,同樣也是要拉攏本地的士紳,順便推廣一些海漢主導的商業和基建項目。但相比儋州那邊花花轎子眾人抬的景象,邱元所遭遇的狀況就麻煩多了。本地的商家大多不愿配合海漢的各種安排,這種聯絡會已經開了好幾次,但進展卻并沒有多大。
這也跟本地士紳的構成有關,儋州那邊心懷不滿的士紳幾乎都在海盜攻城期間被清除干凈了,而瓊州府城從始至終并沒有被海盜軍攻陷過,因此這里的士紳構成也仍然是以親明人士為主體,對于海漢的代管,特別是在此期間所推行的各種“新政”,都有著很多的不滿情緒。甚至于讓本地士紳參加這樣的會議,也是需要海漢民團出動給予一定的壓力,這樣一來,會議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民間的地主武裝再怎么膽大妄為,也拯救不了他們薄弱的武裝實力。靠著長槍短棍,大刀獵弓撐起來的這種私人武裝,其戰斗意志和作戰水平都完全無法與正規軍相提并論。雖說也有“財大氣粗”的莊子上通過某些特殊途徑買到了幾支海漢民團早兩年淘汰下來的二七式火繩槍,甚至還有那么一兩門銹跡斑斑的小口徑佛郎機炮,但放在民團火炮開路,排槍推進的戰術面前,就無異于螳臂當車了。
在海漢控制了儋州之后,民團要收拾這些負隅頑抗者的理由就更加冠冕堂皇了,直接一個“勾結海盜”的大帽子扣下去,連辯解的機會都不會給他們留下。軍方自然是將攻打這些村莊當作了練兵的機會,一些較為簡單的作戰任務,甚至已經開始交給了年僅十四五歲的年輕實習軍官們指揮。而司法部和建設部對此也是樂見其成,這些反抗者正好用來填補消耗得極快的苦役營勞工,抓捕之后立刻就會被送往南邊的石碌地區當礦工。
儋州城中,原來的儋州州衙已經在海盜軍入城時被炮火毀去了大門和左右的大段圍墻,海漢控制儋州之后便將這里作為了臨時管委會的辦公地點。不過這里被戰火毀去的門面一直都沒來得及修繕,管委會也只是組織人清理了斷壁殘垣,然后拉了鐵絲網作為簡易隔離措施。雖然看起來著實有一點不倫不類,但這種防御措施在目前的儋州城來說已經基本夠用了。
此時張新正在書房中接見本地的幾位“進步”士紳,這些幾人都是本地商戶,在此之前就跟海漢有生意上的往來,海漢對儋州的接管,對他們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而這些人也正是臨時管委會在儋州實施統治的重要工具,海漢要掌控民間輿情,這些人要遠比安全部和宣傳部的手段作用更大。
張新端著茶杯,笑吟吟地說道“各位,后天就是海漢銀行儋州支行開張的日子了,到時候希望大家都能來捧捧場,把我們銀行的好處宣傳給更多的百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