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張新下首的一個白胖老者立刻應聲道“這事不用張主任招呼,在座的各位也都會去的。儋州商會的各位掌柜早就盼著海漢銀行能開到儋州來了,我袁某人到時候便去開個戶頭,先存個萬八千兩銀子進去,今后和海漢的掌柜們做生意也能方便一些。”
這姓袁的胖子原本是儋州的鹽商,不過在海漢食鹽以低價沖擊市場之后,儋州灣的鹽場在很短的時間就入不敷出宣告破產,而袁胖子則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非但沒有降價跟海漢鹽打對臺,反倒是跑去找到了海漢鹽的代理商,崖城水寨武官羅升東,利用他手里現有的銷售渠道作為交換條件,談了一個儋州地區的經銷資格回來,然后從此就當起了海漢食鹽的分銷商。雖說這二級代理商的利潤有限,還談不上賺得盆滿缽滿,但他做這生意也著實沒有人敢來為難他背后有大明水師撐腰,實在撐不住還有海漢這個大靠山,就算是地方官府也不敢輕易招惹這兩股勢力。
袁胖子也算是知情識趣的人,發財之后并沒有忘記自己的靠山,對于海漢在儋州的各種明暗擴張手段,一向都是樂于配合。這次海盜作亂之后,海漢接管儋州,袁胖子更是率先跳出來,聯絡了一幫親海漢的士紳,打著儋州商會的名義替海漢宣傳造勢,也算是賣力得很。
張新當然也知道這家伙是個極為油滑的市儈之徒,不過海漢初占瓊北,肯定需要這種主動跳出來搖旗吶喊的人,因此必要的好處還是得給他的。當下張新便道“正好今天袁老板在場,那我也順便說下你一直關心的事情。儋州的鹽場最遲下個月就會重新開始運作,今后袁老板要購買食鹽,就無需再派船去南邊的鶯歌海鹽場了。當然了,本地出產的海鹽也將會繼續秉承海漢鹽質優價低的特點,各位以后還是要多多照顧生意了”
在座的一幫商人紛紛向袁胖子作揖道喜,他是儋州這地方的鹽業總代理,海漢人在這里設立鹽場,毫無疑問會大大降低袁胖子經營食鹽的成本,光是這一年下來的海運費用,估計都夠他到三亞去買兩套傳說中的海漢花園洋房了。
袁胖子表完忠心立刻就得了好處,其他人自然也不會等閑視之,紛紛跟上。而張新對此也早有準備,將各種好處一一拋出,讓這些親海漢分子都能利益均沾,得到一些實際的好處。
雖然儋州這地方已經是有數百年歷史的城市,但在海漢人眼中看來,這里還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很多事全部依靠海漢人自己來做的話,未免會因為人手問題而導致效率無限降低,所以現在張新手里有的是項目交給這些二道販子去操作。
由于工程部的施工力量一直處于非常嚴重的短缺狀態,張新在上報執委會獲得批復之后,打算將儋州的幾條主要官道翻修工作都交給民間承包商來做。這么做肯定要比海漢自行組織建設要花費更多的錢,而且施工效率肯定也低得多,但鑒于目前的實際狀況,交由民間施工很可能反倒比交給建設部的進度來得更快。
其中經臨高通往府城的官道,以及南下沿著海岸線通往昌化的官道,都將由儋州這邊的臨時管委會自行組織實施,而三亞那邊只負責一部分資金,設計施工方案和審核項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