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威信號”上待著,許心素才逐漸明白為什么每個去三亞造訪留學過的人回來都說自己是井底之蛙,海漢人手里掌握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的確是太多了,簡直就突破了許心素所能想象的極限。他甚至一度認為海漢人是不是掌握了什么法術,但石迪文很嚴肅地否認了這種看法,并且重審這是“海漢科學”的力量。盡管現在還在海上漂著,但許心素已經打算回去之后要多選拔一些聰穎的年輕人,送往海漢學習這些神奇的“科學”。
“許大人,等下或許會有比較激烈的炮火,你是否需要先轉移到別的船上去觀戰”石迪文倒是很貼心地提前征詢許心素的意思。等會一開打,船上火炮一起開火,那種陣勢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這老頭兒有心臟病之類的毛病,說不定受不得這樣的驚嚇。
許心素擺擺手拒絕了他的好意“老夫乘坐這艘船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在最近的距離上觀摩民團軍是如何作戰的,石先生不必在意老夫,只管指揮作戰便是。”
石迪文笑道“許大人既然這么有興趣,那就依你的意思好了。”
在距離南日島還有大約十海里,已經能夠從海平面上看到南日島模糊輪廓的時候,十八芝的船隊也終于出現在聯合艦隊的視野當中。很顯然南日島上的守將并不打算死守島嶼工事,而是準備在海上與不期而至的敵人過一過招,不過這倒是正中海漢民團的下懷。
“那么我們就開始做正事吧”石迪文在主桅瞭望哨確認對方已經升起黑旗之后,便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開始下達作戰命令“打出信號,全體進入作戰狀態我軍三艘戰船脫離大部隊,全速前進”
按照瞭望哨所傳來的信息,對面駛來的海船有二十五艘之多。雖然數目超過己方八倍,但石迪文和船上的海軍將士卻并不慌張,因為對方的船只全是清一色的中式帆船,最大的一艘個頭也比不上“探索級”的戰船,在海漢這三艘更大型的戰船面前完全就是一群綿羊。
此時海上的風向對于交戰的雙方而言是側風,客觀條件倒是很公平,不過海漢戰船的帆索系統更為靈活,對側風的利用效率也較傳統中式帆更高,因此航速上依然占有明顯的優勢。石迪文下令讓輪機艙開始預熱待命,視戰況走向再決定要不要啟用蒸汽輔助動力。至于明軍水師的船只,按照事前的約定,他們只需要在外圍等著攔截那些漏網之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