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跟于小寶可是老相識了,兩人之間還有師徒之誼。當初駐廣辦成立的時候,于小寶就是跟著施耐德去了廣州,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兩三年下來從漁村出身的小跟班一路做到了獨當一面的管事,然后調回勝利港進了青年團做骨干,前途可謂一片光明。前些日子幾名執委已經在商量著讓他進入外事部門鍛煉鍛煉,這接著就有荷蘭使團登門,正好也給了于小寶表現的機會。
跟荷蘭使團這談判,海漢方面并沒有想過真要談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來,與對方一樣也是抱著拖時間的心思,因此讓于小寶頂替顧凱的位置,幾乎也沒有任何人表示反對反正還有施耐德看著,也出不了大事。于是剛剛年滿二十的于小寶,就成為了海漢史上最年輕的歸化民外交官。
于小寶前幾天就跟這幾個人打過交道,所以也談不上有什么緊張的情緒,不過他的英語水平還停留點頭yes搖頭no,來是e去是的水平上,肯定沒法跟兩名荷蘭人直接進行交流,只能轉而求其次,與會說漢語的蘇克易交談。這樣一來,談判方式與第一天相比成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蘇克易取代兩名荷蘭人成了談判代表。
“百碩兄有禮了”于小寶一上來還是依足了傳統禮數,向蘇克易作揖招呼。
蘇克易昨天也旁觀了兩名荷蘭人跟對方格格不入的談判過程,今天見對面換了人,也早就打算要換個方式拉攏一下關系,免得場面太僵沒法談,便笑著應道“于老弟不用太見外,你我都是華人,今日能在這里以這樣的方式見面也是緣分,本人比你癡長幾歲,你若不嫌棄便稱我一聲蘇大哥好了。”
蘇克易這拉關系的招數還沒得到于小寶的回應,施耐德便在旁邊干咳了一聲道“說嚴重點,這是國與國的談判,大家要談的是國事,是很嚴肅的事情,就不必這么拉攏私人關系了吧”
蘇克易平時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哪會就此打住,聞言便接道“施先生此言差矣,我與于老弟一見如故,交個朋友又有何妨這就好比商場之上,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各是一碼事。”
施耐德心道你還想拿話繞我,也未免想得太容易了一點,當下笑道“關系不辨不明,你要跟小寶交朋友,那好,我就把關系先理一理。小寶,你我之間是什么關系”
于小寶跟著施耐德的時間不短,自然聞弦歌而知意,連忙恭敬地應道“論公事,當為上級下屬關系,論私事,當為師徒關系。”
施耐德點點頭,轉向蘇克易道“你要跟小寶交朋友也可以,那關系還是得理清楚了,我是他師父,論輩分你就得叫我一聲師叔,你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