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接下來會見下屬機構的負責人就比較耗時了,這些人可不是打著空手來的,幾乎都是抱著厚度不等的賬簿來見李奈,目的自然是當面匯報近期工作了。口頭上的匯報只是一部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自然還是向上司出示賬簿,以此來表明自己在近期所作出的成績。
“福瑞豐”五年前剛開始跟海漢合作的時候,只在本地開始了一家商棧,后來又陸續開了飯館和專供海漢人娛樂的高級會所。在海漢站住腳跟,并不聲不響地吞并了崖州之后,看好海漢的李家就加大了在三亞地區的投入,各種商業機構也是一家接一家地開了起來。
截止目前,隸屬于“福瑞豐”及李家名下產業的各類商行,已經在三亞開設了多家分支機構。除了“福瑞豐”商行和“金盾護運”在本地的分號之外,還包括有兩間商棧、兩間飯館、一間高級酒樓、一間只對海漢人營業的娛樂會所、一間船行、一家藥鋪、兩間旅店、兩處專屬碼頭及配套的倉儲設施,此外還有直接向李繼峰負責的投資機構,專門負責處理李家在三亞地區投資的農林、基建、房產等大型項目的相關事務。
這些機構的負責人基本都是從廣州選派過來,不是李家子弟至少也是沾親帶故,亦或是已經為李家效力兩三代人的忠仆。這倒不是李繼峰不敢把生意交到外姓人手上,而是在海漢轄區的這種環境當中,如果不是跟李家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很容易就會受到外界誘惑,放棄自己的現有職位,入籍海漢替真正有錢的大財主打工去了。
李家雖然很有錢,給屬下的待遇也著實不低,但跟海漢人給手下開出的待遇條件相比,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別的不說,就說這房產,海漢人手下的歸化民干部只要頭銜帶個“長”或是“主任”,基本都會在三亞或勝利港分配到一套房產。雖說市值一兩千海漢元的房產對李奈這樣的大老板來說只是小錢,但如果要讓他給每一名掌柜、管事、帳房都發放一套作為福利,那還是有點承受不了。
除此之外,海漢人對自家員工在醫療、勞保、置產、子女入學、職業培訓等等方面所的待遇,也是足以讓外來的務工者羨慕嫉妒恨。李家為了能夠保住手下的得力員工,也是不遺余力地為他們爭取到同等或相似的待遇,而為此所付出的經濟代價也是相當可觀了。
至于那些無法類似條件的外來商家,難免每隔一兩年就會走掉一批人,其中一多半都在離職之后立刻入了海漢歸化籍。為了能夠制止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一些商家不得不每隔數月就將人員進行大范圍調動,以免自家的得力員工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選擇跳槽。雖然跟海漢人做買賣賺多賠少,錢景可觀,但對于商人來說也的確存在著一定的經營風險,人才的流失就是其中之一。
李家雖然拿出了渾身解數來保證員工的待遇,但也還是無法完全杜絕有人選擇離職投奔海漢,李奈自己就曾經不止一次在巡視三亞分支機構時遇到過下屬直接當面請辭的狀況。當然了,相比別的商家,李奈認為自家的狀況已經算是相當穩定。至少在今天所會見的這些人當中,并沒有誰打算要向自己提出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