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天敦和厲斗安排董煙云乘坐海漢指派的船只而非他自己的船,多少也是為了限制董煙云在高雄港附近的活動區域,順便也炫耀一下自家的實力。畢竟能把嶄新的戰船轉為民用,這種事的確不是隨便哪個國家能干得出來的。
董煙云以前也乘坐過民用版的“探索級”帆船,但這還是他第一次乘坐軍用型號,上船之后也忍不住有些興奮。不過原本用來布置火炮的二層甲板已經改為了艙室,楊運帶著董煙云進到獨立艙室中,董煙云這才發現原來這炮窗已經改成了艙室的采光舷窗了。小小的艙室中只有一張單人床和緊挨床邊的一張小桌,在地板上放下董煙云的行李之后,艙室內基本就沒有什么活動的空間了。艙內并沒有什么華美的內飾,不過從制作家具所用的花梨木,床上的干凈的白色棉布寢具,以及艙壁上固定的一塊四寸玻璃圓鏡來看,這艙室的布置在整潔中也帶著不顯山不露水的華貴。
楊運將董煙云帶到舷窗旁邊,向他掩飾開關舷窗外蓋板的方法。在艙壁上有一個機括,往上扳動,蓋板便會升起,往下扳動,蓋板就會放下,十分靈活方便。董煙云見這伸手去探那窗口,卻發現居然是一層透明玻璃。
“這舷窗只作采光之用,窗戶是封死不能打開的,至于通氣另有室內通風口,董先生途中若是覺得氣悶,隨時可到甲板上透透氣。”楊運連忙向他解釋道。
董煙云點頭應下,對于海漢人的這種布置也是佩服不已。雖然他所乘坐的船只內飾遠比眼前的船艙豪華,但這些細節之處卻的確比不了海漢人的匠心獨運。
“董先生稍事休息,待碼頭上的貨物裝完之后,船就立刻出發,今天日落之前便會抵達目的地。若是有什么事,可到甲板的駕駛艙找我。您的兩位隨從,我們安排在船尾的普通艙室了。”楊運拱拱手,便告辭出去了。他所負責的事情可不僅僅是照顧董煙云,還有從澎湖運往高雄港的一批補給品,以及同船前往當地的十幾名建筑工匠。
董煙云在艙室內坐了一陣,感覺到船身開始輕微晃動起來,從舷窗往外望去,果然船正在緩緩地離開岸邊。這艙室看似密封,但的確不悶,董煙云找來找去卻沒有看到艙內的通氣口在何處。
又過了一陣,董煙云覺得待在艙室中實在無聊,想去將隨從叫過來,但這艙室又著實窄了一些,三個大人站在里面都有點擠,待在艙室里肯定十分局促。于是他決定去甲板上轉轉,開門后才注意到這條從甲板下來的通道兩邊似乎都是一模一樣的艙室,一眼看過去,加起來應該是有十間左右,不過除了他這間艙室之外,其他的艙室全都房門緊閉,也不知道住人沒有。
這二層甲板的艙室都是由原本的炮位改造而來,原本左右舷各部署有五門火炮,兩邊也都保留了一個炮位繼續用于部署火炮,但僅從外面看卻一模一樣無法分辨,只有真正需要動武的時候才會啟用。
董煙云上到甲板上,見周遭已經是一片汪洋,船尾方向隱隱能看到澎湖在海平面上的輪廓,大約已經駛離港口十多里之遙了。董煙云注意到楊運站在船頭,正舉著一個小巧的儀器在對著遠處的海平面進行觀測。這玩意兒董煙云倒也認識,海漢人稱之為“六分儀”,據說可以在茫茫大海之中迅速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航向,不過其原理卻是密不外傳,歸化民當中,只有海漢海軍和少數商船上的專職領航員才會掌握這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