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看李英瓊的神眼,真的是熱切的很啊!
且看這劇情如何發展。
將杯中的酒水飲盡,忽見遠遠樹林中,走出一個白衣人來,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越走越近。
那人一路走著,一路唱著歌,聲調清越,可裂金石,漸漸離靠船處不遠。
李寧一看那面貌,頓時便叫住了。
原來來人竟然是齊魯三英中的“云中飛鶴”周瑯,現在隱姓埋名,改叫做周淳。
無巧不成書,一別十來年,竟然今夜在此相遇。
好一番感慨。
“京城一別,誰想在此重逢!人物依舊,山河全非,怎不令人腸斷呢!”
“揚州之役,聽說大哥已化為異物,誰想在異鄉相逢。從此我天涯淪落,添一知己,也可謂吾道不孤了。這兩位公子、姑娘,想來就是兄長子女吧?”
李寧尷尬的很,朝著高仁抱歉一拱手,說道:“我一見賢弟,驚喜交集,也忘了介紹,這位是云中飛鶴周淳,我的結拜兄弟。來,周淳,我來為你引見,這位是道家的修行者,高仁高兄弟,今日與我同行,道法玄妙,真的是神乎其神。”
周淳見結拜大哥對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推崇至極,也不敢大意,更不敢拿大,蜀中多劍仙,他久居此地,也是聽到很多傳說。
有那數百歲的老神仙,化作孩童游戲人間,也是常有的事。
雖然至今也不曾一見那傳說中的劍仙。
一番引見,李寧這才叫過女兒:“英瓊過來,與你周叔叔見禮。”
李英瓊聽了她父親的話,過來納頭便拜。
周淳還了一個半禮,對李寧說道:“我看賢侄女滿面英姿,將門之女,大哥的絕藝一定有傳人了。”
“賢弟有所不知。愚兄因為略知武藝,所以鬧得家敗人亡。況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隨我死于亂軍之中,十年來奔走逃亡,毫無安身之處。她老麻煩我,叫我教她武藝。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這孩子兩眼怒氣太重,學會了武藝,將來必定多事。我的武藝也只中常,天下異人甚多,所學不精,反倒招出殺身之禍。愚兄只此一女,實在放心不下,所以一點也未傳授于她。但愿將來招贅一個讀書種子,送我歸西,于愿足矣。”
周淳道:“話雖如此說,我看賢侄女相貌,決不能以丫角終老,將來再看吧!”
李英瓊聽了周淳之言,不禁秀眉軒起,喜形于色;又望了望她年邁的父親,不禁又露出了幾分幽怨。
最終,她的眼神還是落在了高仁腰間的陳舊書籍上。
父親不讓我練武,那么我便求高家哥哥傳我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