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產業園區其實很早之前就想要轉型了,冬奧申辦通過了以后,這邊的負責人就有點想法。
直到2016年左右,奧組委才確定要在首鋼建設體育、文化、科技合一的產業園區。
同時,這也是廢棄的首鋼煥發新春的好機會。
“這里原來是一個車間,去年清理了一下,又把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拆了,留了天車梁和柱子。”祁尋春帶隊進入后,給大家介紹著。
首鋼里屬于叢瀾她們的訓練場館,名字叫做“四塊冰”,分別屬于花滑、短道、冰壺、冰球,也是冰上項目的四種,大道的訓練場地不在這個園區。
這個車間的面積很大,原是一個老精煤車間,長度有一整節火車廂那么長。
“這地方好大啊”
“哇塞,好帥啊”
祁尋春“本來是有300長的,跨度我記得是有60多米”
她說的只是這個車間的長寬,冰壺和花滑、短道的場地都在這里,所以這個車間直接分成了三部分。
冰壺則是在另一個地方,它有一個專門的館,還自帶能塞五千個觀眾的觀戰席。
四塊冰的面積加起來在1800平米左右,更別說冰球還不在這個車間,空間大小是完全足夠的。
這個偌大的車間也被分作了兩個區域,進門就是熱身區,旁邊挨著的是冰面場館區。
叢瀾“進來就是跑道啊”
進門就是跑道,還有一塊平面區域,那邊擺放著熱身器械。
可以在這里做體能訓練,花滑的也可以在這邊做陸地訓練。
桑瑩一看見旁邊隔斷玻璃后的冰面,就笑了“又跟短道的挨著吶”
祁尋春看向她“對,又跟短道的挨著呢。”
在首體就是,最初一塊冰兩個項目用,后來分開了擠出了一個小場館給花滑,算是彼此有了不同的冰面。
制冰師也不用那么累了。
現在來到了首鋼園區,又給排在了一起,彼此緊挨著,要不是隔斷墻上面的玻璃阻隔,扯著嗓子聊天都無阻礙。
如果不是各自訓練需要空間,這個隔斷不存在也挺好玩的。
入門這邊其實還有一塊高大的展板,上面的一部分是榮譽墻,叢瀾是最顯眼的那個。
甚至旁邊還擺著一個她的超大一比一立牌。
一群人見到這么好玩的東西,立刻就跑了過去。
叢瀾“”
別去拍了,真人就在這里,你們去那邊拍什么啊
去年整修的車間,然后改建和補充設備器械,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差不多完工。
張簡方這邊本來說是六月份就可以進駐,但他不太放心這個裝修的甲醛等。
剛巧七月也要去夏訓,尋思了一下,運動員們的東西陸續送過來,但是人就按在包下來的商冰那邊湊合訓練了半個月,之后就直接打包去云南基地了。
叢瀾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首鋼改建后的樣子。
在場館里逛了逛,嶄新的冰面和訓練館,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
“跟搬新家了一樣”沐修竹在一邊說著。
是啊,就跟搬新家了一樣。
首鋼雖然只是一個讓運動員們暫時過渡的地方,但這里也不是只為了這么一個冬奧周期,后續還想安排成為對外開放的冰上基地,不論是承接賽事還是讓群眾來這邊玩耍、鍛煉都好,到時候也能延伸他們想做的體育、文化、科技的三合一發展。
張簡方早先去開會的時候就知道這邊要改建了,他暗戳戳塞了經費過來,以前的老舊場館是在破基礎上翻新打補丁,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換全新的地盤了,當然怎么好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