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呢,無論是芯片還是人工智能,世界范圍內都是處于初級階段,在芯片技術上,美國也只是比我們略微領先五至十年而已,而我們華夏的優勢,就是可以傾全國之力辦大事,所以,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趕超,是完全可能追得上的,甚至在某些領域領先都是可能的。
這也是我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主因。”
陳中天說到這兒停頓了,目光灼灼地看著兩位首長,胡長軍在一旁聽得欣喜異常,這是未來三十年后的戰場啊,若是從現在就開始研究,槽,這畫面太美,不敢想……。
高中將轉頭問胡長軍,“錄音錄下來沒?”
“錄了。”
張中將咂著嘴,捻著胡須道,“乖乖,很科幻、大有前景,二、三十年后的戰場。”
陳中天搖頭,“這樣大規模的使用,可能是三十年后的情景,但是我估計無人機在戰場上使用,有可能在十五年、二十年后就會出現。”
大家看看大疆無人機的使用,就能知道。
民用型“大疆無人機”為“四螺旋翼”電動力無人機,其載重能力、飛行穩定性、飛行速度的綜合性能為全球最好的電動螺旋無人機,后來就連美軍都大批量進口。
在2017年中上旬就有人提出“大疆”無人機可以用于一線作戰,其穩定系統可以承受沖鋒槍的后坐力,載重能力可以裝載一把“MP5”、“MP7”及30發子彈,將其攝像頭改裝作為瞄準系統,還可以加上炸彈。
這種改進型無人機,一投入戰場就展現出了巨大威力,體型小、貼地飛行(2米以下)、飛行速度快等等優點。
除了丟炸彈外還可以自身撞擊,操作技術好的可以讓它在車底爆炸(裝甲車吉普車底盤高)。
在“中東地區”有很多裝甲車輛遭受空中攻擊,其受損數量已經高達30多輛,其中以輪式裝甲運兵車和裝甲吉普車為主,這種“空中攻擊”極為隱蔽和精準,從裝甲車的頂部裝甲最薄弱部位錘子攻擊,攻擊極為精確,攻擊很有目的性,都是運兵裝甲車,就連“斯特萊克”輪式裝甲車都被攻擊,造成人員傷亡。
胡長軍提示道,“狀元小弟,你還沒說單兵外骨骼呢。”
“好,下面說單兵外骨骼。
先說外骨骼,外骨骼技術可以增強人體行動能力、減輕負重,通常由金屬或碳纖維等材料制成,最初旨在幫助患有多發性硬化癥、嚴重關節炎等疾病的群體克服行動困難。
在軍事上,外骨骼將幫助戰士更好地進行戰斗,因為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攜帶更多的武器和裝備,并具有比正常人更強的體能。
內骨骼與外骨骼的關鍵的區別在于保障。
昆蟲和螃蟹中的外骨骼是充當盔甲的器官。
它也為生物提供了一個框架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