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勞煩等一下”
舒映桐剛走到門口的腳步頓住,回頭挑眉看著明霞沖她眼神亮亮一笑轉身奔進小隔間,不多時捧著一方花布包裹的物什快步走到她面前。
明霞拘謹地抿抿嘴,掀開花布,托著遞到舒映桐面前。
“這是我做的纏花發釵,想送給姑娘”
舒映桐伸手拿起,姚氏連忙把蠟燭湊近了些許。
一支自制的纏花發釵,用彩色絲線纏在拗出基本結構的銅絲上,細細密密地纏成一朵仿點翠金邊牡丹。
花萼靈秀,花瓣繁復舒展,花芯中間托著一顆白瓷小圓珠。
舒映桐挑眉,心思倒是巧妙,用絲線仿點翠,用瓷珠代替珍珠。
銅絲不便宜,絲線價格也算不上親民,做工能看出來很細致,每一道紋路都很流暢。
在普通家庭也算貴重了。
只是她沒有戴飾品的習慣,更何況是這種雍容華貴的牡丹。
明霞認真看著舒映桐的神色,窘迫擺手,“姑娘不戴沒關系的我就是就是”
家里也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只有這個發釵是她最貴重的東西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她長得不好看,但也喜歡這些漂亮的飾品。
以前見門口經過的貨郎擔子里有絹花,做得粗糙價錢卻要得高。
一開始用碎布頭摸索著做,怎么做也做不出那種美感。
以家里的條件,綾絹她是買不起的,也不敢開口為難家人。
后來村里回來一個據說是在京城大戶人家做過三等丫鬟,后來立功得主子恩典退回賣身契回鄉的婦人。
她帶了好些禮物送給親戚,其中就有絨花。
在自家門口撿到一朵桃花樣式的絨花,拿在手上看了一會就被人尋回去了,為此還挨了好一頓譏諷。
不過那時候她心里的振奮蓋過了難堪,京城的絨花果然了得
家里沒有銅絲,也沒有絲線,這讓她犯了難。
想了很久,決定用韌性很好的青竹最外層的表皮,家里的苧麻線練手。
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始終做不出絨花的形狀和質感。
后來不知怎的靈機一動,試著用線纏著細蔑條勉強拗出形狀。
第一朵碩大又簡單的纏花做出來的時候那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終于讓她感覺憋悶壓抑的生活有了寄托。
只是家務活繁忙,沒機會讓她成天沉浸在自己的愛好中,只能盡可能地利用空閑時間來摸索改進。
當竹篾已經達不到精細的要求時,她自然而然的渴望擁有銅絲和蠶絲線。
頂著村里人的譏笑和探究,去年秋天農忙過后,和嬸兒天天進山采山貨攢下了一些銅錢。
對于用血汗錢換銅絲和絲線這種離譜的行徑,家人卻沒有說過她半句不是。
她買到的材料不多,于是更加珍惜。每一步在做之前都是斟酌再斟酌,一整個冬天除了做家務便是慢慢完成這朵纏花。
逃荒來到環山村之后,面對陌生的村民,她更是不敢出門。一心一意慢慢完善自己最寶貝的作品。
今天姑娘給她天大的恩惠,她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它送給姑娘
知道姑娘從來不戴發飾,只要愿意收下這份心意她就心滿意足了
“做工很精致,心思巧妙。我收下了,謝謝。”舒映桐輕揚嘴角。
“姑娘喜歡就好。”明霞偷偷松了一口氣,心里也為得到肯定而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