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駕”
內著紫衫、外附甲胄、滿頭華發的第五侯倒提著八尺狼牙棒,單手策馬領著萬余騎向著前方一處狀似山坳的地域疾馳。
那狀似山坳之地原本或曾是真正的山坳,只是山坳兩側的山在成千上萬年風沙侵蝕下被打薄成了兩片山巖帶。
兩片山巖帶高近千尺、長逾十里,突兀地矗立在一馬平川的莽荒之原西北面,站在近處即能看出這山巖帶并非整體連片,而是一根根大小不一的石條胡亂斜插著,乍看來就像是兩排不規整的野獸獠牙。
蓋因此,那兒被稱作狼牙谷。
穿過十里狼牙谷后,便是北地一處有名的沙漠。
足有六七個云頂高原面積大的沙漠火洲沙漠。
火洲沙漠雖大,然則近千年來已被無數商隊征服過。
只要輜重帶夠,又有方向感好的向導,穿越火洲沙漠非是難事。
歷朝歷代也曾有不少軍隊在做足準備的情況下,橫穿火洲沙漠,給予域外之敵一記痛擊。
可如果是被追兵追著往火洲沙漠趕,那幾乎便等同于羊入虎口,與送死無異。
此時此刻第五侯所領著這萬余騎兵正是被五萬瓦剌軍趕著往狼牙谷走,往火洲沙漠的虎口送
懸殊的兵力,迥異的氣勢,仿佛都在說明第五侯正領著上萬兵士逃向一去無回的絕路。
瓦剌人甚至不需大動干戈,只需把這些中州人趕入火洲沙漠,再守死狼牙谷出口,就能靜等著這萬余人在沙漠中渴死餓死或被曬死。
不過瓦剌人并不知曉第五侯是主動領著這萬余人走向這處絕路的。
這一切還得從三日之前說起。
三日前,北望關內。
第五侯同眾守關將領及拒北盟等一干江湖義士照近日獲悉的情報,完成了對于瓦剌軍進兵戰術的最后一次推演。
“還是一樣的結果,北望關雖貼靠在云頂高原邊上,依山而建,卻只能被當成個隘口,只要敵方敢于投入兵力就有七八成機會沖垮,而非那種易守難攻、萬夫難開之地,可以死守。北邊的天氣越來越冷了,瓦剌人也休整得差不多了,他們不會再等下去,三日之內,必當發起總攻。”
第五侯看著沙盤上的推演結果,得出有些令人喪氣的結論,只是相比起上兩回的推論,第五侯這回給出了個較為明確的時間點。
“若真守不住,可否往后退”
提問的是莫殤,前兩回的沙盤推演,莫殤均作為江湖義士代表參加,每回他心中都有相同的疑問,可是始終沒人提到舍關退守,他知道這些將士們心中定有個不能退的理由,既然沒人提,他便也沒多嘴過問。
這回應已是最后一次推演,莫殤知道是時候得到這答案了,便替所有江湖人問出口。
第五侯沒有藏私之意,開誠布公。
“我們能退,可中州已不能再退。
“我們再往后退,中州中北面的大門就將向瓦剌人敞開。
“那些蠻子自北望關魚貫而入,縱使西陘關有牛將軍坐鎮,又如何招架得住來自前方、后方還有西側的三面攻勢
“一旦西陘關失守,再接下來瓦剌軍就可輕易破入晉州城了。
“再讓瓦剌軍殺到晉州城一次,中州勢必軍心渙散,瓦剌軍能以晉州城為據點往東往南繼續發難,城池將會越丟越多。
“所以,我們不但不能退,反而得嘗試著打出去”
莫殤道“目前瓦剌西庭與中庭軍已集結了二十五萬重兵,完全有能力同時對北望關和西陘關發起沖擊,我們若打出去,會否引火上身,死傷更加慘重”
第五侯道“這是注定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身為中州兒郎,當死則死,只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值得豁出去”
莫殤能感受到第五侯那種向死而生的澎湃戰意,哪怕他自己從未有過軍旅生涯,可身為中州人為國捐軀的熱血確實已被引燃,只是作為拒北盟盟主,要帶著那么多人同自己去闖一條死路,他當然得問清楚這一戰的意義與價值何在。